《高宗皇帝挽词五首》

时间: 2024-09-19 21:44:22

圣略如天大,仁心亘古无。

神兵胜淝水,鸣剑罢伊吾。

宵旰逾三纪,歌谣遍八区。

耆庞听遗诰,号绝更嗟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宗皇帝挽词五首
作者: 陈居仁 〔宋代〕

圣略如天大,仁心亘古无。
神兵胜淝水,鸣剑罢伊吾。
宵旰逾三纪,歌谣遍八区。
耆庞听遗诰,号绝更嗟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宗皇帝的悼念。诗中提到他的英明和仁德,如同天一样广大;他的仁心历久弥新。提到神兵战胜淝水之战,象征着高宗的军事才能;“鸣剑罢伊吾”则暗指战争的结束。诗中进一步描绘皇帝在位期间,民间的歌谣流传,民众对他怀有深厚的情感。最后,诗人感慨老者听到遗诏后,发出更加深沉的哀号,表达了对皇帝的无限怀念和悲痛。


注释:

  • 圣略:指皇帝的德行与治国方略,形容其高大和伟大。
  • 宵旰:指夜以继日,形容辛勤劳作的状态。
  • 耆庞:指年长而德高望重的人,特指老者。

典故解析:

  • 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东晋与前秦的著名战役,东晋战胜前秦,显示出高宗的军事才能。
  • 鸣剑:象征战争结束,指挥者的武器归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居仁,字仲明,号惟庵,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与咏史诗,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高宗皇帝去世之际,表达了对皇帝的追思和对其治国理政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展现了高宗皇帝治国的伟业和他仁德的性情。诗的开头用“圣略如天大”来比喻皇帝的德行,立刻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崇高的境界,暗示皇帝的伟大和历史地位。接下来的“神兵胜淝水”则让人联想到高宗在战场上的英勇,显示出他不仅是一个良君,更是一个能征善战的领袖。诗的后半部分转向民间,提到“歌谣遍八区”,描绘了他在位期间的安定与繁荣。最后“号绝更嗟呼”的结尾,浓缩了作者的悲痛与怀念,展现了人们对高宗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思路清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对人文精神的高度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略如天大:皇帝的治国方略如同苍天般辽阔。
  2. 仁心亘古无:皇帝的仁爱之心在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3. 神兵胜淝水:象征皇帝在战争中取得的辉煌胜利。
  4. 鸣剑罢伊吾:指战争的结束,带来安宁。
  5. 宵旰逾三纪:形容皇帝辛苦治国的三年。
  6. 歌谣遍八区:歌谣流传至各地,表明民众对皇帝的爱戴。
  7. 耆庞听遗诰:年长者听闻遗诏,感慨万千。
  8. 号绝更嗟呼:发出更深的哀号,表示对皇帝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天”来比喻皇帝的伟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通过“亘古无”来强调皇帝的仁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高宗皇帝的追忆,表达了对治国理政者的崇敬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略:象征治理国家的智慧。
  • 神兵:代表武力与战争的胜利。
  • 歌谣:象征民众的情感和对皇帝的支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高宗的赞美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未来的忧虑
    • D. 以上皆是
  2. “宵旰逾三纪”中的“三纪”指的是什么?

    • A. 三年
    • B. 三个月
    • C. 三十年
    • D. 三个朝代
  3. “号绝更嗟呼”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绝望
    • B. 悲痛
    • C. 安慰
    • D. 幸福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对月吟》:同样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 杜甫《春望》:描绘国破家亡下的忧国情怀。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此诗的悼念情感相似,都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 李白《将进酒》则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诗经与古诗解析》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更深入理解古诗词的魅力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