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观渔猎者》
时间: 2024-09-19 21:15: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日观渔猎者
作者:陆游 〔宋代〕
人閒渔猎各相从,
南陌东阡处处逢。
绣羽触机馀耿介,
锦鳞出网尚噞喁。
傍观扶杖常移日,
就买还家足御冬。
更待风霜都过尽,
却从春野看春农。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闲暇的冬日,渔民和猎人们互相陪伴,
在南边的田间小路和东边的阡陌上随处相遇。
绣羽的鸟儿触碰到机夹,依然显得骄傲不屈,
锦鳞的鱼儿从渔网中跃出,仍在水面上欢快地游动。
我在一旁拄着拐杖,看着日子慢慢移去,
准备买些食物回家,以抵御寒冬。
我更期待风霜都过去,
再去春天的田野看农民播种的情景。
注释
- 人閒:指人们在闲暇时光。
- 渔猎:指捕鱼和打猎。
- 南陌东阡:南边的田间小路和东边的阡陌。
- 绣羽:形容鸟类的羽毛华丽。
- 触机:指鸟类被捕捉的情况。
- 锦鳞:形容鱼儿的美丽。
- 尚噞喁:指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发出声音。
- 扶杖:借助拐杖行走。
- 足御冬:足够应对寒冬的食物。
- 风霜:指寒冷的冬季天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和爱国者。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作品多反映抗金爱国情怀和对家国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灾多难的时期,陆游在诗中描绘了冬日的宁静景象,表现了渔猎者的生活状态,虽有闲适之感,却也隐含了对农耕生活的渴望,展现了对未来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冬日观渔猎者》描绘了一幅冬日乡村的宁静画面,诗人在闲暇时光观看渔猎者的活动,感受到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开篇以“人閒渔猎各相从”引入,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渔猎者在田间小路上偶遇,描绘出了一种温暖、友好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绣羽触机”和“锦鳞出网”展现了渔猎者的技艺与自然的生机。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示了人们的生活技能,也体现了自然界的丰富多样。通过“傍观扶杖常移日”,诗人表达了自己随着时间流逝而感受到的惬意,但也暗示了年纪渐长的无奈。
最后两句“更待风霜都过尽,却从春野看春农”,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对春天的期待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希望。这种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赋予了整首诗一种温情与积极向上的气息。
整体来看,陆游在此诗中不仅描写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閒渔猎各相从:描绘人们在闲暇时聚集进行渔猎活动。
- 南陌东阡处处逢:在南边和东边的田间小路上随处可见。
- 绣羽触机馀耿介:鸟儿被捕捉后依然保持骄傲的姿态。
- 锦鳞出网尚噞喁:鱼儿从渔网中跳出,表现出活泼的状态。
- 傍观扶杖常移日:诗人拄着拐杖,随时间流逝而感叹。
- 就买还家足御冬:准备购买食物以应对寒冷的冬天。
- 更待风霜都过尽:期待寒冷的天气过去。
- 却从春野看春农:想要春天到来后,去田野中观察农民的播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锦鳞”用来形容鱼儿的美丽。
- 拟人:如“尚噞喁”赋予鱼儿活泼的生命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均衡,形成对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平淡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美,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生活的热爱,表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春天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渔猎者: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锦鳞: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春农:代表着生命的再生与希望的到来。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锦鳞”是指什么?
- A. 鱼
- B. 鸟
- C. 植物
- D. 其他动物
-
填空题:诗中“更待风霜都过尽,____”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情景是夏天的渔猎活动。(对/错)
答案
- A
- “却从春野看春农”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的作品,描写春天的美好。
- 《夜泊牛头》:王湾的作品,表现夜晚的宁静与乡村生活。
诗词对比
- 陆游与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两位诗人皆描绘自然之美,但陆游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韦应物则侧重于孤独的感受。
这种比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中的不同情感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