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天趣园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4 03:42:34

高丘构华屋,物理近人情。

止水留云影,微风度鸟声。

委泥花有恨,匝地草无名。

欲试登山屐,崎岖路不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丘构华屋,物理近人情。
止水留云影,微风度鸟声。
委泥花有恨,匝地草无名。
欲试登山屐,崎岖路不平。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丘陵上建起华美的房屋,
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近。
静止的水面留住云的倒影,
微风轻轻吹过,带来鸟儿的鸣声。
泥土中的花儿有着无尽的遗憾,
满地的草儿却没有名字。
想要试着穿上登山鞋,
崎岖不平的道路实在难行。

注释:

  • 高丘:高大的山丘。
  • 华屋:华丽的房屋。
  • 物理:指自然事物的规律,这里指自然景物。
  • 止水:静止的水面。
  • 云影:云的倒影。
  • 微风:轻柔的风。
  • :经过,传递。
  • 委泥:泥土中生长的花。
  • 匝地:遍布整个地面。
  • 无名:没有名字,指草的平凡。
  • 登山屐:登山用的木屐。
  • 崎岖:不平坦,有很多曲折。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隐含的情感,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俨,明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生活在明中期。吴俨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山水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表达对人生的感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的“高丘构华屋”以高耸的丘陵和华美的房屋为背景,描绘出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接下来的“止水留云影,微风度鸟声”则通过静水、云影和微风中的鸟鸣,将自然的细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宁静和美好。

“委泥花有恨,匝地草无名”表达了自然界中花草的微妙情感,花虽美却有遗憾,而草则平凡无名,暗示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的相似。最后两句“欲试登山屐,崎岖路不平”则将个人的探索与自然的挑战结合在一起,表明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生活道路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高丘上的华美建筑,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二联通过静止的水与鸟鸣,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第三联对比花的遗憾与草的无名,反映了人生的复杂。
    • 第四联则表达了对自然探索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相结合,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止水留云影,微风度鸟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花有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道路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高丘: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目标。
  • 华屋:代表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
  • 止水:象征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 鸟声:象征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泥花与草:象征人生的复杂与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高丘”指的是什么? A. 低洼地带
    B. 高大的山丘
    C. 河流

  2. 诗中“止水留云影”表现了什么意境? A. 动荡不安
    B. 宁静优雅
    C. 喧闹繁杂

  3. “欲试登山屐,崎岖路不平”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对平坦生活的向往
    B. 对探索自然的渴望
    C. 对安逸生活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吴俨的诗更加细腻,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强调自然的壮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吴俨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