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堵乐耕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5:34:32

路僻书难寄,官閒客亦稀。

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

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

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寄堵乐耕 其二

作者: 吴俨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路僻书难寄,官闲客亦稀。
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
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
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由于道路偏僻,书信难以寄送,官闲的地方来往的客人也稀少。诗人在卧床时静静地听着黄鸟鸣叫,伫立观看白云飘飞。夜幕降临,在昏暗的月光下点燃藜杖,微风轻拂,换下葛衣。自从从南方来到这里才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在思念归乡。

注释:

  • 路僻:指偏僻的道路,难以寄送书信。
  • 官闲:指官员闲散的地方,来往的客人也少。
  • 黄鸟:指鸣叫的鸟,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活的宁静。
  • 藜杖:用藜草制成的手杖,象征诗人的生活状态。
  • 葛衣:用葛藤织成的衣服,代表简朴的生活。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黄鸟”可能象征着乡音和自然的美好,而“白云飞”则代表着无拘无束的自由和对自然的向往。藜杖与葛衣则反映了诗人清淡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俨,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吴俨南下后的思乡之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中的孤寂与思念。

诗歌鉴赏:

《寄堵乐耕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首联“路僻书难寄,官闲客亦稀”直接点出环境的孤寂与沟通的困难,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接下来的描写通过“卧听黄鸟哢,伫看白云飞”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知与享受,透出一丝宁静的美好。再到“月暗燃藜杖,风轻换葛衣”,诗人以细节描写渲染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似乎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愁思愈加明显。最后一句“南来才一月,无日不思归”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现出即使身处他乡,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始终如影随形。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淡泊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路僻书难寄:道路偏僻,无法寄送书信,反映出地理环境的隔绝。
    • 官闲客亦稀:官府闲散,来访的客人也少,表达出社会的冷清。
    • 卧听黄鸟哢:卧床时听到黄鸟的鸣叫,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 伫看白云飞:静静地看着白云飘动,寓意心神的放空与对自由的向往。
    • 月暗燃藜杖:夜幕低垂,点燃藜杖,暗示着在孤寂中寻找一丝温暖和陪伴。
    • 风轻换葛衣:微风轻拂,换下简朴的衣服,表现出生活的朴素。
    • 南来才一月:刚从南方来到这里,时间短暂却思乡情切。
    • 无日不思归:每天都在思念回家,极为强烈的思乡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鸟”与“白云”象征自然的声音与自由。
    • 对仗:如“路僻书难寄,官闲客亦稀”体现了对仗工整的艺术美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联系,如“黄鸟哢”使鸟的鸣叫充满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出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黄鸟:象征自然与乡音,体现出生命的活力。
    • 白云:象征自由与漂泊,反映出诗人心灵的向往。
    • 藜杖与葛衣:象征简朴的生活,表现出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黄鸟”象征什么?
      • A. 乡音
      • B. 孤独
      • C. 自由
    2. “月暗燃藜杖”中的“藜杖”代表了什么?
      • A. 高贵
      • B. 生活的朴素
      • C. 欢乐
    3. 诗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乡
      • C. 忧愁

答案:

  1. A. 乡音
  2. B. 生活的朴素
  3. B. 思乡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抒发对亲人的思念。
  • 诗词对比

    • 吴俨与李白的思乡诗作均体现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但吴俨则更多地渗透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李白则更显豪放与奔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吴俨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