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观音阁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01 13:45:18

极目江波阔,惊心沙岸摧。

倚岩谁搆阁,断石自封苔。

水鸟随潮去,风帆逆浪来。

江山千古恨,尽付掌中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观音阁二首 其二
极目江波阔,惊心沙岸摧。
倚岩谁搆阁,断石自封苔。
水鸟随潮去,风帆逆浪来。
江山千古恨,尽付掌中杯。

白话文翻译:

远望江水宽阔,令人心惊的沙岸被冲击。
倚靠在岩石上,谁在建造阁楼,
断裂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
水鸟随着潮水而去,风帆逆流而来。
这片江山千古的遗恨,都寄托在我手中的酒杯里。

注释:

  • 极目:远望,目光所及之处。
  • 江波阔:江水波涛汹涌,宽广无边。
  • 惊心:令人心惊,形容景象的震撼。
  • 倚岩:依靠在岩石上。
  • 搆阁:建造阁楼。
  • 断石:破碎的石头。
  • 封苔:长满苔藓。
  • 随潮去:随波逐流,漂流而去。
  • 逆浪来:迎着波浪而行。
  • 江山千古恨:对国家和历史的惋惜与遗憾。
  • 掌中杯:手中的酒杯,象征饮酒与对历史的思考。

典故解析:

  • 观音阁:观音阁是古代十分著名的景点,常常作为诗歌的描写对象,象征着人们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江山千古恨: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可能与宋元明时期的战乱和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有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吴俨(约1550-约1620),明代诗人,字子遴,号天池,晚号天池山人,江苏人。其诗风清新脱俗,常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对江河湖海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以“游观音阁”为题,诗人在观音阁游玩之际,眼前的江河宽阔浩荡,沙岸被浪潮拍击,令人惊心动魄。首句“极目江波阔”通过远眺江水的宽广,展现了自然的壮丽,随之而来的“惊心沙岸摧”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无情。第二联中,诗人对阁楼的思考,似乎在探寻建造这座阁楼的人的身影,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思考和对历史的追忆。“水鸟随潮去,风帆逆浪来”展现了江河的动态与生机,水鸟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而逆流而上的风帆则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及追求理想的勇气。最后一句“江山千古恨,尽付掌中杯”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酒杯中寄托着对国家、对历史的无限惋惜与思考,表达出诗人对现实与历史之间深刻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极目江波阔”:远望江水宽广,景象开阔。
    2. “惊心沙岸摧”:心中震撼,沙岸被波浪冲击。
    3. “倚岩谁搆阁”:靠在岩石旁,谁在建阁。
    4. “断石自封苔”:破碎的石头上自然长满苔藓。
    5. “水鸟随潮去”:水鸟随着潮水而去,象征自由。
    6. “风帆逆浪来”:船只迎着浪潮而行,展现坚持的态度。
    7. “江山千古恨”:对历史的感慨,千古遗恨。
    8. “尽付掌中杯”:将这一切化为酒杯中的思绪。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河的壮阔与个人的心境相结合。
    • 对仗:“水鸟随潮去,风帆逆浪来”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江河的壮丽与历史的沉重,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江波:象征着自然的力量与广阔的空间。
  • 沙岸: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
  • 阁楼:象征着人类的追求与梦想。
  • 水鸟:象征自由与随意。
  • 风帆:象征追求理想与不屈的精神。
  • 酒杯:代表对生活的思考与历史的回顾。

互动学习:

  1. 选择题:

    • “极目江波阔”中“极目”的意思是: A. 高处
      B. 远望
      C. 近观
      D. 目光短浅
    • 答案:B
  2. 填空题:

    • “水鸟随潮去”中的“水鸟”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

    • 诗中提到的“江山千古恨”是对历史的赞美。
    • 答案:错误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诗词对比

    • 比较吴俨的《游观音阁二首 其二》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吴俨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个人的情感,而王之涣则表现出一种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吴俨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