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诚甫朝散挽歌辞》

时间: 2025-01-04 09:54:40

学擅敷门邃,年跻赐几尊。

降崧钟秀气,游岱返英魂。

宰树黄岩拱,房祠赤绂昏。

密章行胙国,有子大公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学擅敷门邃,年跻赐几尊。
降崧钟秀气,游岱返英魂。
宰树黄岩拱,房祠赤绂昏。
密章行胙国,有子大公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胡诚甫的怀念。诗中提到他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年纪轻轻便获得了高位。他的风范如同高耸的山峰,令人敬仰,生前在岱山游历,留下英俊的身影。诗人描绘了他在黄岩的树荫下和祠堂中沉静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哀悼之情。同时,诗句也提到他在国家大事上的贡献,展现了他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注释:

  1. 学擅:学识渊博,才能出众。
  2. 敷门邃:指学问广博,门第深厚。
  3. 年跻:年纪轻轻便跻身高位。
  4. 降崧:形容如同高山般的气势。
  5. 钟秀气:钟鸣般的才华。
  6. 游岱:岱山,古代名山,象征游历。
  7. 返英魂:英俊的灵魂,指胡诚甫的风采。
  8. 宰树:宰相般的树木,指他的高贵。
  9. 黄岩拱:黄岩,指地方的秀丽。
  10. 房祠:指对先人的祠堂。
  11. 赤绂昏:赤色绸缎,象征权力与地位。
  12. 密章行:指在国家事务中行使权力。
  13. 胙国: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14. 有子:指胡诚甫有后代,延续他的事业。
  15. 大公门:大公之门,象征德行与名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善于运用典故,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是对胡诚甫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才华横溢、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追思。胡诚甫在当时的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诗人通过诗歌缅怀他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他的人格魅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念的角度出发,描写了一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与成就。诗人通过对胡诚甫的称颂,展现了他广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字句间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惋惜。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与对仗,使得整首诗歌气韵生动。

首句“学擅敷门邃”直接指出胡诚甫的学识渊博,随后的“年跻赐几尊”则强调了他年少得志的成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通过“降崧钟秀气”与“游岱返英魂”的描写,诗人将胡诚甫的英俊与风范形象化,仿佛让人看到了他在岱山游历的情景。

后半部分中“宰树黄岩拱”与“房祠赤绂昏”的意象,给人以庄重肃穆的感觉,诗人仿佛在追思胡诚甫的伟大与荣耀。最后两句“密章行胙国,有子大公门”则是对其功绩的总结,表明他在国家事务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后代的延续,情感深沉而有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学擅敷门邃:指胡诚甫的学识深入,技艺超群。
  • 年跻赐几尊:年轻时就受到了多次的荣誉与赏赐。
  • 降崧钟秀气:如同高山般的气度,展现出他的才华与气质。
  • 游岱返英魂:在岱山游历,留下了他英俊的身影,表达了对他的怀念。
  • 宰树黄岩拱:生前如同高贵的树木,象征着他的地位。
  • 房祠赤绂昏:在祠堂中,沉静而高贵,象征对先人的敬仰。
  • 密章行胙国:他在国家事务中积极参与,贡献良多。
  • 有子大公门:他在世的成就与道德影响力延续至后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胡诚甫的风采比作高山,展现他非凡的气质。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如“降崧钟秀气”与“游岱返英魂”,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一系列的描写,层层递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胡诚甫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他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以及其人格魅力对后人的影响。通过对他生平的回顾,表达了对优秀人物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岱山:象征高洁与卓越,代表胡诚甫的风范。
  • 黄岩:代表坚韧与力量,体现其在国家的地位。
  • 赤绂:象征权力与地位,体现出对先贤的尊重。
  • 英魂:代表伟大卓越的人物,表达了对胡诚甫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岱山”象征什么? A. 美丽的风景
    B. 高洁与卓越
    C. 文化的传承

  2. “学擅敷门邃”中的“擅”是什么意思? A. 擅长
    B. 擅用
    C. 擅自

  3. 胡诚甫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 A. 学识与政治
    B. 诗歌创作
    C. 商业发展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葛胜仲的此首诗更多地侧重于对个人风采的描绘,而王勃的作品则更强调友谊与离别的情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人物的深厚感情,但表达方式各有千秋,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百家解析》
  • 《诗词基础知识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