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处士挽词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9:56:27

濉阳忠烈后,泊水老成人。

庠校推模表,州闾训睦姻。

决疑辞郭璞,营急似陈遵。

碑字深无愧,銮坡得从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濉阳忠烈后,泊水老成人。
庠校推模表,州闾训睦姻。
决疑辞郭璞,营急似陈遵。
碑字深无愧,銮坡得从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濉阳的忠烈后裔,泊水的老者。学校推举他为模范,地方也在传颂他的家风。面对疑难问题,他的言辞如同郭璞那样明晰;遇到急需之事,像陈遵一样果断。碑文上刻下的字迹深沉而无愧,皇帝的殿前得以有他这样的臣子。

注释

  1. 濉阳:地名,指今安徽省濉溪县,历史上有忠烈之士。
  2. 忠烈后:指忠诚和英勇的后代。
  3. 泊水:指泊水河,寓意老者的出处。
  4. 庠校:指学校,古代的教育机构。
  5. 模表:模范、榜样的意思。
  6. 州闾:地方的邻里,指百姓。
  7. 郭璞:古代著名的文学家,以清白公正著称。
  8. 陈遵:古代人物,作风果敢,处理事务迅速。
  9. 碑字:指刻在碑上的文字,表示记载和铭记。
  10. 銮坡:指皇帝的殿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胜仲,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其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故,关注社会道德。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忠臣后代的称颂,表达对忠诚和正直品格的推崇,旨在激励后人。

诗歌鉴赏

《许处士挽词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怀念的挽诗,饱含了对忠臣后代的赞美与期待。诗中提到的“濉阳忠烈后”,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象征着对忠贞品质的崇尚。通过“泊水老成人”一句,诗人强调了老者的智慧和品德,暗示他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庠校推模表”表达了社会对于这种德行的认可与推崇,说明优秀的品德应在教育中被传承。而“决疑辞郭璞,营急似陈遵”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老者的果敢与智慧,体现了他在面对问题时的从容与决断。

最后两句“碑字深无愧,銮坡得从臣”用碑文和皇帝殿前的意象,强调了老者的贡献和荣耀,显示出对其一生的无愧与自豪。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濉阳忠烈后:指自古以来忠贞的后裔,强调了家族的光辉历史。
    2. 泊水老成人:老者的智慧和道德,象征着成熟与稳重。
    3. 庠校推模表:学校推崇他的德行,是对他社会地位的肯定。
    4. 州闾训睦姻:地方百姓也在传颂他的家教,强调了他在社区中的影响力。
    5. 决疑辞郭璞:老者的言辞清晰明了,如同古代名士郭璞。
    6. 营急似陈遵:在紧急时刻果断处理事务,表现了他的能力。
    7. 碑字深无愧:对自己一生的成就感到自豪,无愧于心。
    8. 銮坡得从臣:皇帝的殿前有他这样的臣子,象征着忠诚与荣耀。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对忠诚、智慧和品德的赞美,传递了对贤良淑德之人的向往与敬仰。

意象分析

  • 忠烈:象征忠诚和英勇的品质。
  • 老者:代表智慧与经验,传递传统文化的价值。
  • 庠校:教育与传承的重要性。
  • 碑字:记载历史与荣耀的象征。
  • 銮坡:皇权与忠臣的关系,强调忠诚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濉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安徽省
    • B. 广东省
    • C. 四川省
  2. 诗中提到的“郭璞”以什么著称?

    • A. 英勇
    • B. 清白公正
    • C. 机智
  3. “碑字深无愧”表达了诗人对老者的什么感情?

    • A. 自豪
    • B. 羞愧
    •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葛胜仲的挽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现出对历史和人伦的深刻思考,但葛胜仲更倾向于赞颂忠诚的品德,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命运与百姓的苦难。两首诗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各有侧重,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