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赐腊药感遇之什》

时间: 2025-01-14 10:08:13

鸿宝刀圭下九关,十年长奉玺封看。

扶持蒲柳身犹健,收拾桑榆岁又寒。

天地恩深双鬓雪,山川途远一心丹。

疲甿疾苦今何似?

拜手归来愧伐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鸿宝刀圭下九关,
十年长奉玺封看。
扶持蒲柳身犹健,
收拾桑榆岁又寒。
天地恩深双鬓雪,
山川途远一心丹。
疲甿疾苦今何似?
拜手归来愧伐檀。

白话文翻译:

在九关之下,我持有鸿宝刀和圭,这十年来一直奉命守卫着皇恩。扶持着蒲柳,虽然身体依旧健朗,却也在收拾桑榆,经历了又一个寒冬。天地的恩德深厚,双鬓已然斑白;山川的旅途遥远,我却心如丹心。如今的疲惫和疾病,何以与往昔相比?在回归之际,双手合十,感到愧疚于砍伐檀香木。

注释:

  • 鸿宝刀:古代一种象征权力的刀,象征着官职与权力。
  • :古代的礼器,象征着权威与地位。
  • 蒲柳:比喻坚韧的生命力,蒲柳通常在风中摇曳,但依然生机盎然。
  • 桑榆:指晚年,桑树和榆树常用来比喻人生的晚期。
  • 双鬓雪:形容头发已白,表示年老。
  • 心丹:指赤诚之心或忠诚的信念。
  • 拜手:合手致敬的动作,表示谦卑和敬意。
  • 伐檀:指砍伐檀香木,暗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愧疚。

典故解析:

  • 鸿宝刀、圭:古代帝王所赐,象征着荣耀与权力,表示作者曾经的高位与荣耀。
  • 桑榆:在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老年,表达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
  • 拜手归来:反映了作者对曾经权力的反思与回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诗和咏怀诗见长。范成大曾担任过山水名胜的官职,对自然和人文景观有深入的观察和体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经历了十年的官场生涯后,感慨于人生的无常与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权力与责任的反思。在岁月的变迁中,作者意识到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纯真与对自然的归依。

诗歌鉴赏:

《谢赐腊药感遇之什》是一首饱含人生哲理和深厚情感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展现了从权力中心到归隐自然的心路历程。开篇用“鸿宝刀圭”引入,显示了其曾经的权势与荣耀,接着则用“扶持蒲柳身犹健”来表达即使身处世俗的浮华中,内心依旧向往自然与宁静。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生命的无常,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

在后半部分,诗人以“天地恩深双鬓雪”来感慨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苦短,双鬓的白发不只是岁月的痕迹,更是对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最后,“拜手归来愧伐檀”一句,既是对曾经权力生活的告别,也是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问,表现出对自然与真实自我的向往。

整首诗以深邃的情感和清新的自然意象,折射出范成大内心的挣扎与追求,既有对权力的反思,也有对生命的敬畏,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鸿宝刀圭下九关:通过象征性物品表示作者的官职与责任。
  • 十年长奉玺封看:表达对这十年的回顾与奉献。
  • 扶持蒲柳身犹健:尽管身处官场,依然保有年轻的精神。
  • 收拾桑榆岁又寒:暗示人生的老去与时光的流逝。
  • 天地恩深双鬓雪:岁月的流逝,感受到来自天地的深厚恩情。
  • 山川途远一心丹:心中依然保持着赤诚的信念。
  • 疲甿疾苦今何似?:对比过去的荣耀,感慨如今的艰辛。
  • 拜手归来愧伐檀:在回归之际,感到对曾经追求的愧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扶持蒲柳”,比喻生命力的坚韧。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示了诗的美感。
  • 象征:鸿宝刀、圭象征权力与责任,桑榆象征晚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探讨了人生的转变与对自然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纯真与对生命本质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权力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宝刀、圭:象征权力与荣耀。
  • 蒲柳:象征生命的韧性与坚韧。
  • 桑榆:象征人生的晚期,反映时间的无情。
  • 双鬓雪:象征衰老,体现岁月的流逝。
  • 心丹:象征真诚与赤子之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鸿宝刀圭”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权力与地位
    C. 财富

  2. “扶持蒲柳身犹健”中“蒲柳”象征什么?
    A. 衰老
    B. 坚韧的生命力
    C.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双鬓雪”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贫穷
    C. 年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李白的作品都体现了对权力与个人追求的反思,但范成大的情感更加沉稳,侧重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归属,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对自由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