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钱塘》

时间: 2025-01-01 15:35:54

荆江南下越,渺渺几长亭。

一水三千里,孤帆十二程。

潮来江渚白,山在海门青。

昔日钱吴地,如今作帝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荆江南下越,渺渺几长亭。
一水三千里,孤帆十二程。
潮来江渚白,山在海门青。
昔日钱吴地,如今作帝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荆江流向南方进入越地,沿途的长亭寥寥可数。江水绵延三千里,孤舟航行了十二程。潮水涌来时,江滩显得苍白,远处的山峦在海口显得青翠。昔日的吴越之地,如今已经成为了帝都。

注释:

字词注释:

  • 荆江:指荆江河流。
  • 南下:向南流去。
  • 渺渺:形容稀少、模糊的样子。
  • 长亭:长亭是古代旅途中休息的地方,表示行旅的辛苦。
  • 一水:指的是辽阔的水域。
  • 三千里:形容水势之长,实际上是夸张。
  • 孤帆:孤独的船帆,象征旅途的孤独。
  • 潮来:潮水涌来。
  • 江渚:江边的小滩涂。
  • 昔日:指过去的日子。
  • 钱吴地:指古代的吴国地区,后成为钱塘。
  • 帝京:指当时的都城,寓意地位的提升。

典故解析:

  • 钱吴:历史上吴国是江南的一个重要国家,现今的杭州地区即为古吴地。
  • 帝京:指代京城,象征着权力和繁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会,宋代诗人,生平资料不详,主要以诗歌见长,风格多样,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统一与繁荣的阶段,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美景与历史变迁,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题钱塘》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深情的历史回望,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开篇的“荆江南下越”展现了诗人眼前辽阔的水域,带有一种流动的美感,令人联想到生命的旅程。接着通过“渺渺几长亭”,引出诗人旅途的孤寂,长亭不仅是休息之所,也象征着人生的路途与思考。

“一水三千里,孤帆十二程”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江水的浩瀚与孤舟的渺小,表现了诗人对旅途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孤帆的意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后半部分的“潮来江渚白,山在海门青”,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南的美丽与生机。此时,江滩的白色与山的青翠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最后一句“昔日钱吴地,如今作帝京”,则是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吴地的繁华已成往事,而如今的帝都更显繁荣,既有对往日的怀念,也有对现世的赞美。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流畅,情感上层层递进,表现出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对时代变迁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荆江南下越:描绘江水向南流入越地,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 渺渺几长亭:旅途中长亭稀少,暗示孤独与思索。
  • 一水三千里:形象地表现水流的辽阔与旅途的漫长。
  • 孤帆十二程:孤独的旅人,象征着人生的孤独与探索。
  • 潮来江渚白:潮水涌来,江边显得苍白,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
  • 山在海门青:远处青翠的山,形成与江滩的对比,展现自然之美。
  • 昔日钱吴地:对历史的追忆,表明对故土的热爱。
  • 如今作帝京:时代的变迁,展现历史的演变与发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水比作生命的旅程,展现出其无尽与广大。
  • 对仗:诗中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一水三千里”,形象地表达江水的辽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和历史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与思考,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光的无情。
  • 孤帆:代表着孤独与追求,象征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
  • 长亭:代表旅途的停歇与人生的思考。
  • 潮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 :象征着坚韧与永恒,形成与水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荆江南下越”中的“荆江”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方河流
    • B. 江南地区
    • C. 西部山川
    • D. 海洋
    • 答案:B
  2. "孤帆十二程"中的“孤帆”象征什么?

    • A. 繁华
    • B. 孤独
    • C. 权力
    • D. 友谊
    • 答案:B
  3. 诗中“昔日钱吴地”提到的“钱吴”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地名?

    • A. 唐代
    • B. 明代
    • C. 春秋战国时期
    • D. 宋代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吴会的《题钱塘》更多地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故土的怀念,而李白则更注重即刻的感受与自然的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历史情境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古诗文鉴赏词典》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