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挽歌二首》
时间: 2025-01-04 09:19: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阴风吹黄蒿,挽歌渡秋水。车马却归城,孤坟月明里。双辙出郭门,绵绵东西道。送死多于生,几人得终老。见人切肺肝,不如归山好。不闻哀哭声,默默安怀抱。时尽从物化,又免生忧扰。世间寿者稀,尽为悲伤恼。
白话文翻译:
阴冷的风吹动着黄蒿,挽歌伴随着人们渡过秋水。送葬的车马返回城中,只有孤坟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寂寞。两道车辙从城门延伸出去,绵延不绝地通向东西方向的道路。送别死者的情况多于迎接新生,有几个人能够安享晚年。看到人们悲痛欲绝,不如归隐山林更好。听不到哀哭的声音,默默地在怀抱中寻求安宁。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逐渐接受生命的消逝,也避免了生前的忧虑和烦恼。世间能够长寿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在悲伤和烦恼中度过。
注释:
- 阴风:指冷风或阴冷的风。
- 黄蒿:一种野草,常用来象征荒凉或凄凉的景象。
- 挽歌:送葬时唱的哀歌。
- 秋水:指秋天的河流或水域,常用来形容凄凉的景象。
- 孤坟:单独的坟墓,指无人祭扫或关注的坟墓。
- 双辙:两道车辙,指车辆经过后留下的痕迹。
- 郭门:城门。
- 绵绵:连续不断的样子。
- 物化:指死亡,生命的终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写景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这首《相和歌辞。挽歌二首》是他在观察人生无常、生死离别时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生死的普遍态度和诗人个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参加某次葬礼后,感慨人生短暂、生死无常而作。诗中通过对送葬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终结的哀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阴风、黄蒿、挽歌等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对送葬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生死离别的无奈和悲痛。诗中的“孤坟月明里”一句,以孤坟和明月的对比,突出了死者的孤独和寂寞。后文通过对送死多于生的现象的感慨,进一步强化了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