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 于鹄 〔唐代〕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 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
白话文翻译:
在林中的寺庙里读书,长时间不出门。 草搭建的阁楼与僧人的院子相连,山中的厨房与石泉共存。 云雾缭绕的庭院没有人的足迹,佛龛的墙壁上有灯烟的痕迹。 年轻时开始写诗,如今头发已白,删改过的诗篇有多少呢?
注释:
- 读书林下寺:指在山林中的寺庙里读书。
- 不出动经年:长时间不出门,形容专心读书。
- 草阁:用草搭建的简陋住所。
- 山厨:山中的厨房。
- 石泉:山中的泉水。
- 云庭:云雾缭绕的庭院。
- 履迹:人的足迹。
- 龛壁:佛龛的墙壁。
- 灯烟:灯火燃烧后的烟雾。
- 删诗:修改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田园生活和隐逸情趣。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山寺期间,表达了对读书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士人隐居山林,专心读书的生活状态。在唐代,许多士人选择隐居山寺,远离尘嚣,专心学问和诗歌创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寺读书的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诗中“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专注和执着,而“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则进一步以自然朴素的意象,勾勒出隐居生活的简朴与和谐。后两句“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通过对庭院和佛龛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最后一句“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则抒发了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读书林下寺,不出动经年”:首句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长时间在山寺中专心读书,不出门的状态。
-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通过草阁、僧院、山厨和石泉等意象,描绘了隐居环境的简朴与自然。
- “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以云庭和龛壁为背景,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 “年少今头白,删诗到几篇”:最后一句抒发了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中的“草阁”与“山厨”,“僧院”与“石泉”形成对仗。
- 象征:如“云庭无履迹”象征着隐居生活的宁静,“龛壁有灯烟”象征着对佛法的虔诚。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居读书和诗歌创作,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诗歌的热爱,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阁:象征简朴的生活环境。
- 山厨:象征自然的生活方式。
- 石泉:象征清新的自然环境。
- 云庭:象征宁静的心境。
- 龛壁:象征对佛法的虔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读书林下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忙碌于社交活动 B. 专心读书,不出门 C. 四处游历 D. 从事农耕 答案:B
-
“草阁连僧院,山厨共石泉”中的“草阁”和“山厨”分别象征什么? A. 豪华的住所和精致的厨房 B. 简朴的住所和自然的生活方式 C. 高大的建筑和繁忙的市场 D. 繁华的街道和热闹的集市 答案:B
-
诗中“云庭无履迹,龛壁有灯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孤独和寂寞 B. 宁静和超脱 C. 忧郁和悲伤 D. 兴奋和激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诗词对比:
- 于鹄的《题宇文裔山寺读书院》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但于鹄的诗更侧重于读书和诗歌创作,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美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于鹄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