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士衡招隐翠幄,长统卜居露帏。未若君家扃岫,千峰尽锁双扉。
白话文翻译:
士衡在翠色的帐篷中招待隐士,长统则在露天的帷帐下居住。比起您家那扇扃锁的山峦,千峰都被锁住在双扉之内,显得更加幽静深邃。
注释:
- 士衡:指士人或隐士,可能是指一位叫士衡的人。
- 招隐:邀请隐士前来。
- 翠幄:绿色的帐篷,这里形容隐士的环境优美。
- 长统:可能是指长袍的统领,或者指一个人。
- 卜居:选择住处。
- 露帏:露天搭建的帷帐。
- 扃岫:指山间的门扉,象征幽静的环境。
- 千峰尽锁:千山万水都被锁住,意指环境的幽深和人迹罕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姜特立(约1100-1160年),字君道,号云峰,南宋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融情于景,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诗中提到的隐士生活和山水意境,是当时文人雅士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扃岫为张支使作二首》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与山水自然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姜特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理解。诗的开头,士衡招隐于翠色的帐篷中,营造了一种清幽雅致的环境,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接着提到“长统卜居露帏”,暗示隐士的生活状态,似乎是在与自然亲密接触。最后一句“未若君家扃岫,千峰尽锁双扉”更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通过对比,强调了隐士生活的孤寂与宁静,表现出一种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翠色的帐篷与千峰锁扉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姜特立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脱离尘世的理想空间,让人不禁向往那种清新脱俗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士衡招隐翠幄:士人邀请隐士,营造出优雅的环境。
- 长统卜居露帏:长袍的隐士在露天生活,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态度。
- 未若君家扃岫:对比君家与隐士的生活状态。
- 千峰尽锁双扉:千山被锁,象征着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深邃。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士衡与君家环境的对比,突出了隐士生活的幽静。
- 意象:翠幄、露帏、千峰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反映出人们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幄:象征宁静、优雅的生活环境。
- 露帏:表现出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 扃岫:象征幽静、闭塞的自然环境,隐士的栖息之地。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理想化的隐士生活场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士衡”指的是谁? a) 隐士
b) 士人
c) 诗人
答案:b -
“翠幄”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伤感
b) 宁静
c) 热闹
答案:b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对比隐士与君家的生活? a) 描述
b) 对比环境
c) 用典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环境与隐士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比较姜特立的《扃岫》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赞美,但姜特立更突出隐士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