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玘长老》

时间: 2024-10-17 02:30:48

客单近挂屋东偏,细看家风似阆仙。

为功月舡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

诗篇熟诵如持咒,句法旁参若勘禅。

既是西来须会意,此心还许野人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僧玘长老
作者: 陈郁 〔宋代〕

客单近挂屋东偏,细看家风似阆仙。
为功月舡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
诗篇熟诵如持咒,句法旁参若勘禅。
既是西来须会意,此心还许野人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生活的环境和修行的境界。诗人看到这位僧人的居所,感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仿佛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僧人借助于月光的指引来到繁茂的园林,而他则在云雾中披着袈裟走出潭边。诗文的背诵如同持咒一般,句法的运用如同参悟禅理。既然是来自西方的佛教,便需要领悟其中的意蕴,而这颗心灵也应当传递给世俗之人。

注释

  • 阆仙:指仙境,形容环境清幽、超凡。
  • 月舡:即月光,诗中比喻光明的指引。
  • 云衲:指僧人披着袈裟,表示其出世的修行状态。
  • 潭田:潭水和田地,象征自然的宁静。
  • 持咒:意指熟练而精确地背诵佛教经典。
  • 勘禅:指参悟禅理,探索内心的真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佛教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与僧长老相遇之际,表达了对僧人生活的敬仰以及对佛教思想的赞同。诗中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流,体现出对修行和禅理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位僧人的生活和修行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开头两句以“客单近挂屋东偏”引入,描绘了诗人目睹僧人居所时的情景,这种“东偏”的空间感,暗示了僧人独处的恬静与清幽。接下来的“为功月舡来茂苑,因披云衲出潭田”一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僧人的修行相结合,展现了僧人如何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通过对比与联想,表现了僧人的修行与世俗生活的对立。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的赞美,更有对修行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探讨。诗的最后两句,强调了理解佛教道理的必要性,既是对僧人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修行的反思。通过这种方式,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普遍的哲理相结合,达到了情与理的统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客单近挂屋东偏:诗人作为客人,看到一间小屋,位于东边,表达出一种亲近的感觉。
  2. 细看家风似阆仙:观察到这屋的气氛,如同仙境一般,极为清幽。
  3. 为功月舡来茂苑:借助月光的指引,僧人来到繁茂的园林。
  4. 因披云衲出潭田:他披着袈裟,从潭边走出,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5. 诗篇熟诵如持咒:熟练地背诵诗篇,像持咒一样,表示对经典的掌握。
  6. 句法旁参若勘禅:诗句的结构与禅理相辅相成,展现出对修行的深刻理解。
  7. 既是西来须会意:既然是来自西方的佛教,便需要领悟其中的意蕴。
  8. 此心还许野人传:这颗心灵应当传递给世俗的人,强调了心灵的交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家风似阆仙”,将清幽的环境比作仙境。
  • 对仗:全诗各句结构对称,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月光、云雾等意象象征着智慧与超脱。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的敬意,强调了理解佛教教义的重要性,并反映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心灵交流,传达了对内心宁静与启迪的追求。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外来的观察者,代表对生活的思考。
  • 阆仙:象征超然的境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月舡:象征光明与智慧,意味着修行的指引。
  • 云衲:象征出世的修行状态,表达了对佛教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阆仙”指的是什么?

    • A. 仙境
    • B. 山川
    • C. 田园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描述僧人的修行?

    • A. 通过自然景象
    • B. 通过对话
    • C. 通过梦境
  3.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爱情的歌颂
    • B. 对人生的感悟
    • C. 对佛教修行的思考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庐山谣》王维
  • 《僧归月照松》陆游

诗词对比: 比较陈郁的《赠僧玘长老》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描写和对内心的思考,但陈郁更侧重于佛教的哲理,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两首诗的艺术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禅与诗:从唐诗到宋词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