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谒诚意伯刘基祠》
时间: 2025-01-01 15:49: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谒诚意伯刘基祠
作者: 王季思 〔近代〕
谋尽群雄诚谅,功先诸将徐常。
山河百二庆重光。
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
琐尾诗中岁月,子规声里家乡。
沉吟谁与护南疆。
贪看石门山色,不知过却斜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为了谋划国家大事,诚意伯刘基深得众人信任,他的功绩超过了许多将领。如今国家重光,山河壮丽,庆祝这一百二十年的盛事。刘基是开国文臣中的佼佼者,也是渡江的策士无人能及。在这琐碎的诗句中,流逝的岁月与故乡的子规鸣叫相伴。沉吟不知,谁来守护这南疆?我贪恋那石门山的美景,却不知时光已悄然逝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诚谅:诚实与信任。
- 徐常:指历史上的将领徐达。
- 百二:指百二十年,这里是指国家成立的时光。
- 子规:杜鹃,常在春天鸣叫。
- 沉吟:沉思而吟诵。
- 南疆:南方的疆域。
典故解析:
- 刘基:即刘伯温,明朝开国功臣,文学家和谋士,以智谋著称。
- 石门山:可能指位于南方的山,象征着自然美景和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季思,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多反映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命运,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悼念刘基的同时,表达对国家历史的沉思,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和家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王季思的《临江仙》以刘基为主旨,表达了对这位开国文臣的崇敬和怀念。开篇提到“谋尽群雄诚谅”,突显了刘基在历史上的卓越地位,展现出他的智慧与胸怀。接着“山河百二庆重光”不仅有对国家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历史的恢弘与个人命运交织。诗中反复提及的故乡情怀与自然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整首诗在修辞上运用了对仗与排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情感也通过细腻的意象得以传达。“琐尾诗中岁月”中的“琐尾”暗示着岁月的细碎和珍贵,令人思考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深远。这种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令人感受到一种悲壮的美感,既有对先贤的敬仰,也有对自身命运的沉思,真正体现了诗歌的深邃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谋尽群雄诚谅:刘基的谋略得到了众人的信任。
- 功先诸将徐常:他的功绩超越了许多将领,尤其是徐达等。
- 山河百二庆重光:国家成立百二十年,山河壮丽,庆祝重光。
- 开国文臣第一:刘基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 渡江策士无双:他是渡江的无与伦比的谋士。
- 琐尾诗中岁月:在诗歌的细碎中流逝的岁月。
- 子规声里家乡:故乡的杜鹃鸣叫,唤起思乡之情。
- 沉吟谁与护南疆:沉思之际,谁来保卫这南方的疆域?
- 贪看石门山色:沉迷于石门山的美景。
- 不知过却斜阳:却不知时光已经悄然过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谋尽群雄”、“开国文臣”形成对称。
- 比喻:隐喻岁月如流水,展现时间的流逝。
- 拟人:子规鸣叫使故乡更具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刘基的赞美,表达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渺小,表现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揭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对光辉岁月的追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河:象征国家的壮丽与美好。
- 子规:象征乡愁,唤起对故乡的思念。
- 斜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谋尽群雄诚谅” 中的“诚谅”是什么意思? A. 诚实与信任
B. 谋略之道
C. 英雄豪杰
答案:A -
“子规声里家乡”中的“子规”指的是什么鸟? A. 燕子
B. 杜鹃
C. 麻雀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南疆”指的是哪个方向? A. 北方
B. 西方
C. 南方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相比,王季思的诗更多地关注历史人物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辛弃疾则更强调豪放与激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展现了对光辉岁月的追忆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文人的抒情诗研究》
- 《王季思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