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14 11:46: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草草妆台梳裹了,曲栏杆外凝眸。年光荏苒又深秋。
一番风似剪,两度月如钩。病里高堂频嘱付,而今莫更多愁。
当时检点也应休。从新来眼底,依旧上眉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妆台前匆匆打扮,站在弯曲的栏杆外凝视远方。光阴流逝,已是深秋。微风如剪,月亮似钩。病中常常被母亲叮嘱,而如今再也不想愁苦。往日的忧虑也应当放下。而现在眼前所见,依旧让人心头挂念。
注释:
- 草草:匆匆、马虎的样子。
- 妆台:化妆的平台,这里指的是女儿梳妆打扮的地方。
- 曲栏杆:弯曲的栏杆,可能指的是庭院或阳台的栏杆。
- 荏苒:形容时间流逝得很快。
- 病里高堂:指的是生病时,母亲在高堂(家中)对自己的叮嘱。
- 眉头:指的是忧愁的表情,通常是眉头紧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茝纫,生活在清代,是一个较为冷门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尤其在描写女性内心世界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临江仙》创作于一个深秋的时节,作者可能正经历着个人的情感纠葛与家庭的牵挂,借用自然的变化来抒发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临江仙》以清丽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充满秋意的画面,展现了女性在岁月流逝中的忧愁与思索。首句“草草妆台梳裹了”便传达出一种急促而又不失细致的生活状态,仿佛在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匆忙。接下来的“曲栏杆外凝眸”则描绘了女子的凝视,流露出对远方的渴望和对过往的回忆。
全诗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融入了个人的情感,尤其是对母亲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风与月的意象恰到好处,展示了时光的流转与生活的无常。“病里高堂频嘱付,而今莫更多愁”一句,既是对母爱的珍视,也是对自身情感的反思。最终,作者在反思中发现,往昔的忧虑并未消散,依旧在心头萦绕。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呈现了女性在面对时光流逝与生活变迁时的内心挣扎与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草妆台梳裹了:女子匆忙打扮,表现出生活的急促。
- 曲栏杆外凝眸:在栏杆外凝视,展现出一种思念与期盼。
- 年光荏苒又深秋:时间飞逝,已是深秋,暗示人生的无常。
- 一番风似剪,两度月如钩:微风与月亮的描绘,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 病里高堂频嘱付:生病时,母亲多次叮嘱,表达了亲情的挂念。
- 而今莫更多愁:希望放下过去的忧愁。
- 当时检点也应休:曾经的忧虑应当停止。
- 从新来眼底,依旧上眉头:尽管想要放下,但心头的牵挂依然存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比作剪,将月比作钩,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草草妆台”与“曲栏杆外”形成对比,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展现了女性在生活中的细腻情感与对往昔的思考,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思虑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妆台:象征着女性的生活与内心世界。
- 栏杆:连接内外世界的界限,隐喻思念与渴望。
- 风与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草草妆台”中的“草草”指什么?
- A. 仔细
- B. 匆忙
- C. 漂亮
-
诗中提到的“曲栏杆”象征什么?
- A. 自由
- B. 思念
- C. 生活
-
“病里高堂频嘱付”中的“嘱付”指的是什么?
- A. 责骂
- B. 叮嘱
- C. 教导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沈茝纫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描绘了女性内心的情感世界,但沈茝纫的作品更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了对爱情的柔情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