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四 乘“大运”号轮游洱海》

时间: 2024-12-29 19:46:10

俯仰白云如絮,轻帆飘忽东西。

乘龙划破碧琉璃。

清波分欲上,惜不到人衣。

无意临风吟句,由它吹乱长丝。

澄怀如醉复如痴:愿祈留此水,莫使点尘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俯仰白云如絮,轻帆飘忽东西。
乘龙划破碧琉璃。
清波分欲上,惜不到人衣。
无意临风吟句,由它吹乱长丝。
澄怀如醉复如痴,
愿祈留此水,莫使点尘欺。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理解为:
我仰望天上的白云像轻柔的絮状物,轻快的帆船在水面上随风飘荡,向东向西。乘着龙舟划破碧蓝的湖面,清澈的波浪似乎要涌上来,却又无法触及到我的衣衫。我无心吟诵诗句,让风将长发吹乱。心怀如醉,神情迷醉,希望能够留住这片水面,不要让浮尘玷污它的清澈。

注释:

字词注释:

  1. 俯仰:抬头或低头,指观察。
  2. 白云如絮:比喻白云轻柔,像棉絮一样。
  3. 轻帆:指轻盈的帆船。
  4. 碧琉璃:形容湖水的清澈和美丽。
  5. 清波:指湖水的波浪。
  6. 临风吟句:在风中吟唱诗句。
  7. 澄怀:心情清澈、安静。

典故解析:

  • “乘龙”:古代常用龙来象征吉祥和高贵,代表着一种超脱和自由的境界。
  • “清波”:在古代诗词中,水的清澈常常象征心境的无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淑萍是当代著名的女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结合为主题。她的诗风清新,富有情感,擅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蔡淑萍游览洱海时,诗中描绘了她在湖面上乘船游玩的场景,表现了她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 其四 乘“大运”号轮游洱海》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洱海游览时的心境。首句“俯仰白云如絮”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仿佛可以感受到白云的轻盈。接着,诗人运用“轻帆飘忽东西”形容船的随风摇曳,给人一种自由和流动的感觉。诗中“乘龙划破碧琉璃”则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拜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表达了对清波的惋惜与珍惜,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渴望守护的情感。结尾“愿祈留此水,莫使点尘欺”更是将这一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纯净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杂事的排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浓烈的情感,传达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刻联系和对生命美好的期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俯仰白云如絮:描绘天上轻柔的白云,表现出一种悠闲的心境。
  2. 轻帆飘忽东西:船在水面上轻盈地漂浮,表现自由自在的游览状态。
  3. 乘龙划破碧琉璃:乘船划过清澈的湖面,象征高远和美好。
  4. 清波分欲上,惜不到人衣:波浪想要涌上来,却无法触及到自己,流露出一丝无奈。
  5. 无意临风吟句,由它吹乱长丝:在风中吟唱,无心地让长发飘动,表现随性和自在。
  6. 澄怀如醉复如痴:内心如醉般恍惚,表现对自然的沉醉。
  7. 愿祈留此水,莫使点尘欺:希望能留住这片清水,不受尘世的污染,表达对自然的爱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云如絮”,将云比作絮,形象生动。
  • 拟人:如“清波分欲上”,赋予波浪以意志。
  • 对仗:如“俯仰白云”“轻帆飘忽”,对称工整。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污染的担忧,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云:象征自由和无拘无束。
  2. 轻帆:代表轻松与自在。
  3. 碧琉璃:象征清澈的湖水,体现自然之美。
  4. 清波:代表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俯仰白云如絮”用来形容什么? A. 白云的轻盈
    B. 船的轻快
    C. 湖水的清澈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什么态度? A. 无所谓
    B. 热爱和渴望守护
    C. 不屑一顾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泊秦淮》 by 杜甫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杜甫的《泊秦淮》同样描绘了水的意象,但侧重于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交融,而蔡淑萍的《临江仙》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现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