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二首·三醉石》

时间: 2024-09-19 21:18:16

拂石登古坛,旷怀聊共醉。

云霞伴酣乐,忽在千峰外。

坐久还自醒,日落松声起。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
作者: 欧阳修

拂石登古坛,旷怀聊共醉。
云霞伴酣乐,忽在千峰外。
坐久还自醒,日落松声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古老的石坛,心怀旷达,与友人共饮畅谈的情景。云霞相伴,乐声悠扬,仿佛置身于千山万水之外。喝酒时间长了,逐渐清醒过来,夕阳西下,松林中的声音也随之响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拂石:拂拭石头,意指登上石坛。
  • 登古坛:攀登古老的石坛,象征历史的积淀。
  • 旷怀:心胸开阔。
  • 酣乐:痛快地享乐。
  • 忽:突然,表示情景转变。
  • 千峰:形容山峦起伏,景色壮观。
  • 自醒:自己清醒过来。
  • 日落:太阳落山,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松声:松树摇曳时发出的声音,具有自然的韵味。

典故解析

  • “古坛”:历史悠久的地方,常常被文人墨客所吟咏。
  • “云霞”: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描绘美景,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游历嵩山时,正值其人生的成熟时期,欧阳修在政治上受到挫折,心境愈加旷达,借酒浇愁,抒发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嵩山十二首·三醉石》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欢快情境的诗。诗人首先描绘了自己在古坛上的情景,古坛作为历史的象征,显得格外庄重,给人一种超然的感觉。接着,诗人用“云霞伴酣乐”描绘了自然美景与欢愉的气氛,仿佛在这片美丽的天地间,所有忧虑都被抛诸脑后。诗中“忽在千峰外”一句,展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开阔,似乎置身于无尽的自然之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逐渐从醉意中清醒过来,日落的描写不仅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最后一句“日落松声起”,则将人从欢愉的氛围中拉回现实,松声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充满了哲理性与抒情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拂石登古坛”:诗人轻轻拂去石上的尘土,象征对历史的尊重与回顾。
  • “旷怀聊共醉”:表达了诗人心境的开阔,与友人共享醉意的快乐。
  • “云霞伴酣乐”:描绘了自然美景与饮酒的欢愉相伴的情景。
  • “忽在千峰外”:体现了诗人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 “坐久还自醒”:时间的流逝让诗人逐渐清醒,反思内心。
  • “日落松声起”:夕阳西下,松树的声音响起,带有一丝惆怅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饮酒与自然景色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拟人:松声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哲理的思考。诗人既享受当下的快乐,又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珍惜眼前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坛: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体现诗人的敬仰之情。
  • 云霞:美好与祥和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心境的愉悦。
  • 千峰:自然景观的壮丽,象征着广阔的胸怀与心灵的自由。
  • 松声:自然的声音,带有一种宁静的感受,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拂石登古坛”中的“古坛”指的是什么?
    A. 新建的石坛
    B. 历史悠久的地方
    C. 一块普通的石头
    D. 一个酒坛

  2. 诗人如何描述与友人的饮酒情景?
    A. 忧伤
    B. 欢快
    C. 寂寞
    D. 紧张

  3. “日落松声起”这句诗的含义是什么?
    A. 夜晚来了
    B. 诗人开始清醒
    C. 天气变冷
    D. 松树在唱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饮酒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与人生感悟。

诗词对比

  • 欧阳修的《三醉石》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都表达了诗人对饮酒的热爱,但李白更为豪放,而欧阳修则带有一丝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欧阳修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