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赴宴口占》

时间: 2025-01-17 09:36:58

赐饮初逢禊节佳,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禁御无风柳自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赐饮初逢禊节佳,
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
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
禁御无风柳自斜。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美好的清明节,受赐饮酒,
昆池的水面上新涨起一片无边的碧绿。
在九门的寒食节,游骑的人很多,
三月的春天,阴云笼罩,正是养花的好时节。
大家欢聚流觞,修缮旧日的故事,我却自怜双鬓,惋惜这年华。
凤凰城的余晖下,归鞍的时间已经晚了,
禁苑里的柳树,微风不动,自然地斜倚着。

注释:

  • 禊节:指的是清明节,是古代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主要用于祭祖和扫墓。
  • 昆池:指的是昆明池,古代著名的水池,象征着广阔的水面。
  • 九门:指的是城市的城门,通常指京城的城门。
  • 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天,民间习俗是在这一天吃冷食,祭祖。
  • 流觞:指的是饮酒时把酒杯流动传递,古代的一种饮酒方式。
  • 凤城:指的是城池的名称,象征着繁华与美丽。
  • 禁御:指的是皇宫的禁苑,通常是皇家用来休闲的地方。

典故解析:

  • 流觞曲水:这一典故源于古人饮酒时的活动,流觞曲水是一种宴饮的方式,寓意着文人雅士的交游和文化交流。
  • 寒食节:这个节日源于介子之孝,古人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体现了对先人的敬仰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散文和诗词闻名,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采与内容并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三日赴宴口占》创作于清明节期间,诗人受邀参加宴会,表达了与友人们一起饮酒作乐的愉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三日赴宴口占》以清明节的欢聚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美景,昆池的新水碧绿,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提到“寒食”的游骑,暗示了节日的热闹与欢快。通过“流觞修故事”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庆的愉悦心情,但随即转入对个人年华的自怜,表现出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结尾两句,诗人在落日余晖下归鞍,柳树在静谧中斜倚,勾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此时的诗人,虽然享受着宴会的欢乐,却也不禁思考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这首诗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文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赐饮初逢禊节佳:描述了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受人邀请畅饮,表现出节日的喜庆。
  • 昆池新涨碧无涯:描绘了昆池的美丽景象,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 九门寒食多游骑:提到九门的寒食节,生动描绘出节日的热闹气氛。
  • 三月春阴正养花:强调了春天适合养花的时节,暗示着生机与希望。
  •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表达了与友人共饮的欢愉,但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凤城残照归鞍晚:描绘了归家时的意境,晚霞映照,寓意着一天的结束。
  • 禁御无风柳自斜:表现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柳树斜倚,暗示着时间的静谧与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觞”,将饮酒与友人交游比作杯水相传,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如“初逢禊节佳”与“新涨碧无涯”,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日的欢聚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池:象征着广阔的自然与生命的源泉。
  • 流觞:象征着友谊与交往。
  • 凤城:象征着繁华和美好。
  • :常象征着柔美与温婉,也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日赴宴口占》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友谊与时光
    C. 旅行见闻

  2. “流觞”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一种饮酒方式
    B. 一种游玩活动
    C. 一种节日习俗

  3.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在什么时间? A. 二月
    B. 三月
    C. 四月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饮中八仙歌》
  2.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将进酒》(李白)与《三日赴宴口占》都涉及到饮酒与人际交往,但李白的作品展现出更为奔放的豪情,而欧阳修则更多地融合了对时光的思考与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1. 《宋诗鉴赏辞典》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