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上人影塔》

时间: 2025-01-19 17:39:31

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

本来生灭尽,何者是虚无。

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

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素上人影塔
王昌龄

物化同枯木,希夷明月珠。
本来生灭尽,何者是虚无。
一坐看如故,千龄独向隅。
至人非别有,方外不应殊。

白话文翻译

物质化的事物犹如枯木,而那稀薄而明亮的月光如同珠子。
本来生与灭都是无常的,究竟哪一个是真正的虚无呢?
我静坐在这里,看到的依然如故,千年之后仍然独自面对角落。
至高无上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异之处,超越世俗的境地也不会有差别。

注释

  • 物化:事物的物质化,指事物变得具体和实在。
  • 希夷:稀薄而清澈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明月的清亮。
  • 生灭尽:生与死的消亡,强调生命的无常。
  • 至人:指达到至高境界的人,通常指圣人或智者。
  • 方外:超越世俗的境界,表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6年),字少伯,号秋水,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和咏怀诗闻名。他的诗歌具有豪放、清新、奔放的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素上人影塔》创作于王昌龄晚年,他在个人修行的过程中,思考生死、虚无等哲学问题,表现了他对世事的淡泊与超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哲学思考,展现了王昌龄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反思。诗的前两句通过对比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强调了物质的脆弱与短暂,暗示人们应当超越表面的繁华,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随后的句子则进一步探讨生与死的本质,质疑什么是真正的虚无,借此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叹。最后两句通过“至人”的概念,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世俗的纷扰,达到一种无差别的境界。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语言简练,意象深远,既有哲理的思考,又渗透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物化同枯木:物质化的事物如同枯木,表面上看似坚固,实际上却是无常的。
  2. 希夷明月珠:明亮的月光如同珍珠,象征着精神世界的美好与清澈。
  3. 本来生灭尽:生与死本是无常的,强调生命的短暂性。
  4. 何者是虚无:在生与死之间,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虚无?
  5. 一坐看如故:我静坐在这里,看到的一切依旧如往常。
  6. 千龄独向隅:千年之后,仍然孤独地面对角落,暗示一种孤独的思考。
  7. 至人非别有:真正的智慧者与众不同,但并不在于外在表现。
  8. 方外不应殊:超越世俗的境界并无差异,强调内心的统一与和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物质与枯木相提并论,强调物质的无常。
  • 对仗:诗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虚无的真正含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生命的无常与虚无,提倡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鼓励人们在繁杂的世俗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枯木:象征物质的脆弱与短暂。
  • 明月珠:象征清澈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的宁静。
  • 千龄:代表时间的无尽,强调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昌龄的《素上人影塔》主要探讨什么主题? A. 爱情
    B. 生命的无常与虚无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抱负

  2. “物化同枯木”中的“枯木”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物质的无常
    C. 情感的脆弱
    D. 时间的流逝

  3. 诗中“至人”指的是? A. 普通人
    B. 达到智慧境界的人
    C. 年轻人
    D. 老年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夜泊牛津》——王昌龄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素上人影塔》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探讨了孤独与内心的宁静,但王昌龄侧重于哲学的思考,而李白则更注重情感的抒发。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