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时间: 2024-09-19 21:29:5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彤云赤雾生绀房,
朝霞变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满盎,
羽盖裛露明月璫。
浊水一石乱蛙黾,
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
荷芰明年出水央。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云彩和赤色的雾气笼罩在青色的房屋上,
朝霞的光辉将花蕊映照成朱红的色彩。
白玉般的莲花根茎埋入泥土,虽未满载而归,
然而那翅羽般的荷叶上沾满了露珠,映照着明月的光辉。
浑浊的水中,一石块让蛙和蝌蚪四处乱跳,
我凿了一个五丈见方的池塘,形状如斗。
水面上的浮萍根茎,正好在这里生长得自在,
明年的荷花和芰荷将会从水中冒出。
注释:
- 彤云:红色的云。
- 赤雾:红色的雾气。
- 绀房:青色的房子。
- 朝霞:早晨的霞光。
- 朱粉光:红色的光辉。
- 白玉:比喻莲花的洁白。
- 羽盖:像羽毛一样的荷叶。
- 裛露:沾着露水。
- 明月璫:明亮的月光。
- 浊水一石:浑浊的水中有一块石头。
- 蛙黾:青蛙和蝌蚪。
- 凿池:挖池塘。
- 斗方:形状像斗的方形。
- 萍根:浮萍的根。
- 科斗:浮萍生长得自在。
- 荷芰:荷花和芰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华,号青莲,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卒年不详。梅尧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细腻的描写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他的诗歌中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梅尧臣晚年,正值宋代社会动荡和经济衰退之时,诗人通过描写池塘与莲花的生长,反映出他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池塘中莲花的生长环境,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蓬勃。开头的“彤云赤雾”和“朝霞变蕊”营造出一种绚丽的自然景象,仿佛把读者带入一个色彩斑斓的早晨。诗人用“白玉入泥”来表现莲花的纯洁与无暇,反映出莲花虽生于污泥,却依然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
在描写中,诗人不仅关注莲花的形态,还描绘了水中生物的活泼,呈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尤其是“浊水一石乱蛙黾”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池塘里的生动景象,使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和谐美。
最后,诗人以“明年出水央”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循环。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彤云赤雾生绀房: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清晨,红色云彩与赤色雾气交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
- 朝霞变蕊朱粉光:早霞的光辉照耀着花蕊,赋予其鲜艳的色彩,象征着生命的美好。
- 白玉入泥不满盎:莲花的根茎埋入泥土,虽然未能满载而归,却依然出类拔萃。
- 羽盖裛露明月璫:荷叶上沾满露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表现出一种清幽的宁静。
- 浊水一石乱蛙黾:描述了池塘中蛙类和蝌蚪的活泼,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生命力。
- 凿池五丈如斗方:诗人亲自凿池,展现出对自然的参与与热情。
- 萍根科斗得自在:浮萍的根茎在水中自由生长,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生命的自由。
- 荷芰明年出水央:展望未来,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期待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花比作“白玉”,强调其洁白与高洁。
- 拟人:让水中的生物富有活力,生动形象。
- 对仗:如“浊水一石乱蛙黾”与“凿池五丈如斗方”,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反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彤云赤雾:象征变化与美丽的自然景象。
- 白玉:象征纯洁与高尚。
- 羽盖:象征自然的轻盈与优雅。
- 蛙黾:象征自然的活力与生机。
- 荷芰:象征生命的延续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彤云赤雾”描绘的是何种场景? A. 晚霞 B. 清晨 C. 黄昏
-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莲花的洁白? A. 白云 B. 白玉 C. 白雪
- 诗中提到的浑浊水中有哪两种生物? A. 鱼和虾 B. 蛙和蝌蚪 C. 鸢和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象,展现生机勃勃的生命。
- 《静夜思》 by 李白:展现夜晚的静谧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江南逢李龟年》 by 杜甫: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注重人文情感的交融。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尧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