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时间: 2025-01-06 05:16: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鹊桥仙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新荷池沼,绿槐庭院。
檐外雨声初断。
喧喧两部乱蛙鸣,
怎得似啼莺睍睆。
风光流转。
客游汗漫。
莫问鬓丝长短。
即时杯酒醉时歌,
算省得闲愁一半。
白话文翻译:
在新鲜的荷花盛开的池塘,绿意盎然的槐树庭院,
雨声在屋檐下刚刚停止。
喧闹的蛙鸣声此起彼伏,
怎么能比得上那啼叫的黄莺清脆悦耳。
美好的风景转瞬即逝,
游人们自在畅快。
不要去问头发的白丝长短,
趁着酒醉时欢唱,
这倒省去了半分的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 新荷:新开的荷花,象征着青春与生机。
- 池沼:池塘与沼泽,描绘自然的景象。
- 檐外:屋檐外面,指的是外界环境。
- 喧喧:形容声音嘈杂,喧闹。
- 睍睆:形容鸟鸣悦耳动听。
- 汗漫:形容游玩时的轻松自在。
- 鬓丝:指头发的白丝,象征年华的流逝。
- 省得:省去,减少。
典故解析:
诗中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黄莺”常用来象征美好的声音与青春,反映了作者对青春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复古(约944年-1012年),字景明,号复古。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作品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夏季,描绘了一个雨后清新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可能是在某次游玩时的即兴之作。
诗歌鉴赏:
《鹊桥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抒发,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无忧。开头以“新荷池沼,绿槐庭院”引入,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夏日风光,给人一种清新爽朗的感觉。接着“檐外雨声初断”,描绘了雨后的宁静,仿佛一切都在雨水洗涤后恢复了生机。
“喧喧两部乱蛙鸣,怎得似啼莺睍睆”,在这里,诗人用蛙鸣与莺歌作对比,表达了对美好声音的向往。蛙鸣虽喧闹,却无法与黄莺的歌声相提并论,突显了自然界的和谐美。
接下来的“风光流转,客游汗漫”则反映出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诗人呼唤人们珍惜当下,不必过于纠结于年华的流逝。最后以“即时杯酒醉时歌,算省得闲愁一半”结束,表达了借酒消愁的洒脱与自在。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青春的珍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荷池沼,绿槐庭院:描绘荷花盛开的池塘与绿意盎然的庭院,展现夏日的生机与美丽。
- 檐外雨声初断:雨声刚停,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暗示着自然的洗礼。
- 喧喧两部乱蛙鸣:蛙声嘈杂,传达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氛围。
- 怎得似啼莺睍睆:蛙鸣无法与黄莺的歌声相提并论,表达了对美好声音的渴望。
- 风光流转:时光流逝,景色变迁,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客游汗漫:游人轻松自在,享受生活的乐趣。
- 莫问鬓丝长短:不必在意年华流逝,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 即时杯酒醉时歌:借酒消愁,享受当下的欢乐。
- 算省得闲愁一半:通过欢唱,减轻了生活中的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蛙鸣与莺歌进行对比,突出声音的优美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使自然景物充满生机,赋予其情感。
- 对仗:如“新荷池沼,绿槐庭院”,增强了词的韵律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诗人在享受当下的同时,也反思了时间的流逝,倡导人们珍惜青春与生活中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象征纯洁与青春。
- 蛙鸣: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喧闹。
- 黄莺:象征美好与悦耳的声音。
- 酒:象征欢愉与逃避烦恼的手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新荷池沼”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喧喧两部乱蛙鸣”中,蛙鸣的声音给人怎样的感觉?
A. 悲伤
B. 喧闹
C. 宁静
D. 单调 -
诗人建议人们在意什么?
A. 年龄
B. 酒量
C. 当下的欢乐
D. 朋友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的《水调歌头》:对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戴复古的《鹊桥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前者侧重自然景象与心境的结合,后者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记忆的流露,二者各有风格,各具韵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