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时间: 2025-01-06 12:01:18

莫相忆,春去更无消息。

惟见垂杨依旧碧,斑骓何处觅。

闲看落花终日,花落又成陈迹。

庭院无风人寂寂,栏边人影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
冯永军

莫相忆,春去更无消息。
惟见垂杨依旧碧,
斑骓何处觅。
闲看落花终日,
花落又成陈迹。
庭院无风人寂寂,
栏边人影只。


白话文翻译:

别再相忆,春天已去,毫无消息。
只见那垂柳依然碧绿,
斑驳的骏马又在哪里寻觅?
闲闲地看着落花一整天,
花落之后又成为旧迹。
庭院里无风,人也寂静无声,
栏杆边只有孤独的影子。


注释:

字词注释:

  • 莫相忆:不要再相互怀念。
  • 春去更无消息:春天已经过去,再无音信。
  • 惟见:只见。
  • 垂杨:垂柳,通常象征柔情或思念。
  • 斑骓:即斑驳的马,象征追寻的无奈。
  • 闲看落花终日:无所事事地看着花朵一整天。
  • 花落又成陈迹:花落之后只留下旧的痕迹,意指时间流逝,事物易逝。
  • 庭院无风人寂寂:庭院里没有风,显得人更加寂静。
  • 栏边人影只:栏杆边只有人的影子,象征孤独。

典故解析:

  • 春去:常用来象征青春的逝去或别离的悲伤。
  • 垂杨:在古诗词中常用来表现思乡或思念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永军,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著称,作品常探讨人性、孤独和时间的流逝等主题。

创作背景:

《谒金门》写作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在某个特定的春天结束后,内心的孤独和对往昔的怀念,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表现孤独和怀念的诗。诗人在春天的结束之际,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开头的“莫相忆”直接切入主题,展现出一种不愿再回首的决心,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春天消逝的无奈和失落。诗中“惟见垂杨依旧碧”,描绘出春天的景象依然如故,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闲看落花终日”更是将这种情感深化,诗人似乎在无所事事中,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短暂。落花虽美,却终归于无,正如人生的种种经历,最终也会成为过去。最后两句“庭院无风人寂寂,栏边人影只”则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高潮,意象的营造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静和无奈,仿佛在无尽的思考与等待中,时间静止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揭示了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脆弱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青春和记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莫相忆,春去更无消息:表达对过去的放下,但内心依然有所牵挂。
  • 惟见垂杨依旧碧: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依旧,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 斑骓何处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寻,却找不到所在。
  • 闲看落花终日:闲适的状态中却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 花落又成陈迹:落花成为过去,暗示着事物的无常。
  • 庭院无风人寂寂:强调了环境的寂静与内心的孤独。
  • 栏边人影只:孤独的影子,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空虚。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物如“垂杨”赋予情感,增加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庭院无风人寂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追忆,展现了人在面对孤独时的脆弱和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希望和青春的美好。
  • 垂杨:象征着柔情与思念。
  • 落花:象征着时间的易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 栏边人影:象征着孤独和无奈的存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莫相忆”是什么意思? A. 不要再怀念
    B. 一直怀念
    C. 忘记过去

  2. “花落又成陈迹”中的“陈迹”指的是什么? A. 新的开始
    B. 旧的痕迹
    C. 美好的回忆

  3. 诗中的“斑骓”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马
    C. 一种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谒金门》都表现了思念与孤独的主题,但《静夜思》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谒金门》则注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现代诗人访谈录》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