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惜春)
作者:朱子厚 〔宋代〕
风又雨。春事自无多许。
欲待柳花团作絮。柳花冰未吐。
翠袖不禁春误。沈却绿烟红雾。
将谓花寒留得住,一晴春又暮。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风又开始下雨,春天的景象本就不多。
想要等到柳花团聚成絮,但柳花的冰霜还未吐出。
翠绿的衣袖也无法禁锢春的误会。
沉没在绿色的烟雾和红色的雾气之中。
总以为寒冷的花会驻留,没想到一场晴天又是春天的傍晚。
注释:
- 风又雨:春风和春雨,表明春天的气候变化。
- 春事自无多许:春天的景象本来就不多,暗含对春天的惋惜。
- 柳花团作絮:春天的柳花聚集成团,像是绒絮。
- 柳花冰未吐:柳花尚未开放,带有寒意。
- 翠袖:指翠绿色的衣袖,象征春天的气息。
- 绿烟红雾:春天的烟雾,象征着春色迷离。
- 花寒留得住:以为寒冷的花能留住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子厚,字子厚,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词人和诗人。他的诗词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而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天,表现了对春天短暂易逝的无奈与惋惜。诗人在春雨中感受到春天的无常和难以把握,反映了人们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谒金门(惜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短暂。诗的开头就用“风又雨”引入春天的变幻莫测,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诗人在描绘柳花尚未绽放时,使用了“冰未吐”的意象,展现了春寒料峭的状态,这不仅表现了春天的迟缓,也暗示了生命的脆弱。
诗中“翠袖不禁春误”一句,带有对春天误解的幽怨,似乎是在指责春天的不公与无情。而“沈却绿烟红雾”则用色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迷离与幻灭。最后一句“一晴春又暮”更是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短暂的无奈与惋惜,仿佛一场晴天过后,春天已然进入了暮色之中,令人感到伤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美丽与脆弱,也让人反思生命的短暂,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又雨:营造了春天的气氛,暗示天气的不稳定。
- 春事自无多许:表达对春天的感慨,春天的美好似乎不够持久。
- 欲待柳花团作絮:描绘春天的期待,但却是未能如愿。
- 柳花冰未吐:柳花尚未绽放,暗示春天的迟缓。
- 翠袖不禁春误:春天的误解和错失,含有对季节的无奈。
- 沈却绿烟红雾:春天的色彩迷离,象征着春天的短暂与虚幻。
- 将谓花寒留得住:对春天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
- 一晴春又暮:总结春天的短暂,一场晴天便是春天的结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花比作绒絮,增强了视觉效果。
- 对仗:整首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春误、春暮等人性化的表现,增添情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短暂与无奈,反映了人生的流逝与不可逆转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再生与希望,但同时也暗示着短暂。
- 柳花:代表春天的美丽与脆弱。
- 翠袖:象征春天的气息与女性的柔美。
- 烟雾:象征着春天的迷离与不确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事自无多许”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丰富
- B. 春天的景色稀少
- C. 春天的景色美丽
- D. 春天的景色常变
-
“翠袖不禁春误”中的“春误”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期待
- B. 对春天的无奈
- C. 对春天的失落
- D. 对春天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沈却绿烟红雾”主要用来描绘什么?
- A. 春天的美丽
- B. 春天的无常
- C. 春天的寒冷
- D. 春天的迷离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表现早春的气息与生命的希望。
诗词对比: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同样表现对春天的感慨,但侧重于离别与生命的轮回。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天的美丽与人间的思绪,情感更加深沉。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一题材上所表现的多样性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