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和从周宣教韵祝千岁寿,请呼段、马二生歌之)》

时间: 2025-01-06 11:42:50

梅乍吐。

趁寿席、香风度。

人与此花俱独步。

风流天付与。

好在青云歧路。

愿共作、和羹侣。

归访赤松辞万户。

莺花犹是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
梅乍吐。趁寿席香风度。
人与此花俱独步。风流天付与。
好在青云歧路。愿共作和羹侣。
归访赤松辞万户。莺花犹是主。

白话文翻译:

梅花刚刚吐蕾,趁着寿宴的香风,
人与花儿一起独自漫步,风流才子都是天生的。
希望能在青云之路上共作伴侣,
归来探访赤松,告别万户人家。
莺歌花舞依旧是这儿的主角。

注释:

  • 梅乍吐:梅花刚刚绽放。
  • 趁寿席:借着寿宴的机会。
  • 香风度:香气随风而来。
  • 独步:独自步行,形容与众不同。
  • 风流天付:风流才子是天生注定的。
  • 青云歧路:比喻升迁的道路。
  • 和羹侣:共做美好的伴侣。
  • 赤松:赤松是指道教的赤松子,象征长寿。
  • 万户:指众多的家庭。
  • 莺花犹是主:燕子和花儿仍然是这场景的主角。

典故解析:

  • 赤松:赤松子是道教中著名的长生人物,象征着长寿和自由。
  • 和羹:在古代,和羹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常用来比喻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必大(约1080—1130),字惟德,号山外,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深受当时文人喜爱。在他的一生中,周必大与许多文人交往频繁,创作了大量诗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的寿宴上,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祝愿和对生命美好的向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

诗歌鉴赏:

《谒金门》展现了诗人在春日寿宴上的欢愉心情。开篇以“梅乍吐”点出季节的变化,梅花的绽放象征着新生与希望,恰如诗人对友人的祝福。接着“趁寿席香风度”,通过宴席的香气渲染了氛围,让人感受到温暖与愉悦。诗中人与花相互映衬,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全诗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在“愿共作和羹侣”中,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分享生活的美好,强调了相互陪伴的重要性。最后以“莺花犹是主”作结,点明生活的主角依旧是生机盎然的自然与亲密的友情。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情的寄托,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洒脱与雅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梅乍吐:描绘春天梅花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趁寿席香风度:通过宴席的香气营造出欢乐的氛围。
    • 人与此花俱独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
    • 风流天付与:强调风流才子是天生的,具有一种命定的优雅。
    • 好在青云歧路:表达对未来美好前途的期许。
    • 愿共作和羹侣:希望与友人共同分享美好生活。
    • 归访赤松辞万户:向长寿的象征致敬,表现对繁华的告别。
    • 莺花犹是主:自然与友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云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
    • 拟人:花儿和莺歌被赋予生命,象征着活力和美好。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春日寿宴的欢愉,表达了珍惜生命、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生命的开始与希望。
  • 香风:代表美好的气氛与愉悦的心情。
  • 青云:比喻美好的前途与远大的理想。
  • 赤松:代表长寿与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 莺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乍吐”主要指什么季节的变化?

    • A. 夏天
    • B. 秋天
    • C. 春天
    • D. 冬天
  2. “愿共作和羹侣”中“和羹”指的是什么?

    • A. 和谐的关系
    • B. 美味的食物
    • C. 友谊的象征
    •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赤松”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长寿
    • C. 权力
    • D. 荣耀

答案

  1. C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描绘春天景色的优美诗作。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表达生命的轮回与友人的惜别情。

诗词对比

  • 《谒金门》与《春晓》: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前者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强调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美妙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