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阙下裴舍人》
时间: 2025-01-17 09:54: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阙下裴舍人
作者:钱起 〔唐代〕
二月黄莺飞上林,
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
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
霄汉长怀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
羞将白发对华簪。
白话文翻译:
在二月的上林苑,黄莺在空中飞舞,
春城的紫禁城,清晨时分显得阴沉沉。
长乐宫的钟声在花丛外渐渐消失,
龙池边的柳色在细雨中显得更加深沉。
阳和的春风不散去,穷途的恨意难以释怀,
对着广阔的天空,我心中怀有捧日的志向。
我十年献赋,仍然没有遇到良辰美景,
如今白发苍苍,难以再与华簪相对。
注释:
- 黄莺:一种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紫禁城:指的是古代的皇宫,象征着权力与繁华。
- 长乐:长乐宫,古代宫殿名,常用以指代欢乐的时光。
- 龙池:古代名胜,象征美好的自然风光。
- 阳和:春天的暖和气息。
- 穷途恨:指在艰难的境地中产生的遗憾与愤懑。
- 霄汉:天空,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志向。
- 华簪:华美的簪子,象征着青春与美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钱起(约722年-约786年),字仲明,号少微,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婉约,擅长七言律诗。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春天,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及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惆怅。
诗歌鉴赏:
《赠阙下裴舍人》是钱起的代表作之一,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城的气息以及个人的情感。开篇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黄莺飞舞在上林,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后的描写却转向了阴沉的情绪,紫禁城的晨雾、钟声的消失、柳色的深沉,仿佛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遗憾。尤其是“献赋十年犹未遇”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理想与现实的无奈,十年辛苦却未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最后两句以“羞将白发对华簪”收尾,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追求的渺小,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感慨。整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春天的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二月黄莺飞上林:描写春天的生机,黄莺飞翔在花木繁盛的上林苑中。
- 春城紫禁晓阴阴:春天的紫禁城在晨雾中显得阴暗,传递出一种愁苦的情绪。
- 长乐钟声花外尽:长乐宫的钟声渐渐消失,象征着欢乐时光的流逝。
- 龙池柳色雨中深:细雨中龙池的柳色显得更加深沉,暗示着春雨带来的惆怅。
- 阳和不散穷途恨:春的温暖气息未散去,但心中却充满了对人生窘境的恨意。
- 霄汉长怀捧日心:对未来的理想充满向往,但又感到无奈。
- 献赋十年犹未遇:十年努力却未能得到认可,表现出对命运的无奈。
- 羞将白发对华簪:白发苍苍,难以再与青春的华美相对,感慨时光的流逝。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不少句子运用对仗手法,如“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长怀捧日心”。
- 比喻:用“白发对华簪”比喻失去青春的遗憾。
- 意象: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与理想。
-
主题思想:整首诗深入探讨了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希望与失落交织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黄莺:象征自由与欢乐。
- 紫禁城:代表权力与历史的沉重。
- 长乐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欢乐的短暂。
- 龙池柳色: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黄莺”象征什么?
- A. 悲伤
- B. 自由与欢乐
- C. 失落
-
“献赋十年犹未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成就感
- B. 无奈与遗憾
- C. 兴奋
-
诗中提到的“华簪”象征什么?
- A. 年龄
- B. 美好青春
- C. 财富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更侧重于友谊与离别的情感。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与钱起的惆怅有所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为对《赠阙下裴舍人》的全面解析与学习引导,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