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

时间: 2024-12-27 01:19:18

救物功深好自持,知之修炼善心为。

神仙岂谓人间惜,自是迷流识见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救物功深好自持,
知之修炼善心为。
神仙岂谓人间惜,自是迷流识见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救助众生的功德深厚,应该保持自我修养;了解这一点后,通过修炼提升善良的心性。神仙怎么会说人间的事情值得珍惜呢?实际上,他们是因为迷失在浮华中而无法识别真正的价值。

注释:

  • 救物:指救助众生,强调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 自持:保持自我,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 修炼:指内心的修养与提升,强调道德和精神的成长。
  • 神仙:指道教中的超脱凡尘的人物,代表一种高尚的理想。
  • :珍惜、重视。
  • 迷流:迷失于尘世的繁华和纷扰中。
  • 识见:见识、理解。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神仙”常用来比喻追求超脱的人物,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神仙是理想化的存在,象征着智慧和超越尘世的境界。此处用来对比人间的种种纷扰与理想中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太宗(939年-997年),名赵光义,字德昭,北宋的第二位皇帝,开创了“太宗之治”,在位期间重视文治,提倡文化,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在其追求道德修养和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创作而成,反映了其作为帝王的责任感和对世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缘识》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人间事务的深刻思考与自省。开头两句强调了救助他人的重要性,表明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体现出一种深厚的博爱精神。接着,作者论述了修炼内心的重要性,强调善良的心性是修身齐家的基础。在结尾,诗人以“神仙”的高度来反观人间的种种,指出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迷失于物质的追求而忽视了内心的修行。整首诗在情感上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世俗的批判,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哲学思考与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救物功深好自持:强调救助众生的重要性与内心的自我约束。

  2. 知之修炼善心为:说明认识到这一点后,应该通过修炼来提升自己的善良之心。

  3. 神仙岂谓人间惜:质疑神仙为何会认为人间的事情值得珍惜,暗示人间的纷扰。

  4. 自是迷流识见卑:指出神仙因迷失于尘世的繁华而无法识别真正的价值。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结构严谨,前后两句成对比。
  • 反问:用“岂谓”反问的方式加强论述的力度。
  • 意象:神仙与人间的对比,形成鲜明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人生的思考和自我修养的重视,强调内心的成长比外在的成就更为重要,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救物:象征着对生命的关怀与责任。
  • 神仙:代表了理想与超越,象征着人们向往的境界。
  • 迷流:反映了人间的纷扰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神仙”象征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超脱与智慧
    • C. 人间的快乐
  2. “救物功深好自持”中“自持”意思是?

    • A. 保持自我
    • B. 自我放纵
    • C. 自我怀疑
  3. 诗中强调修炼的是哪种心性?

    • A. 恶劣
    • B. 善良
    • C. 骄傲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缘识》和李白的《将进酒》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前者更强调内心的修养与对众生的关爱,而后者则表现出对生活享乐的追求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