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图》
时间: 2025-01-04 08:35: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郎舳舻大江半,曹氏旌旗眼中暗。
当时万马下中原,江水千年馀断岸。
黄州逐客玉堂仙,停舟到此悲秋天。
龙争虎斗慨往事,酹月酬风怀昔贤。
古人今人皆已矣,吁嗟丹青乃谁子,
赤壁之山只如此。
白话文翻译:
周瑜的船只在大江的中间,曹操的旗帜在视线中变得模糊。
当时万马奔腾征战中原,江水在千年后依然断流。
黄州逐客的玉堂仙人,停舟来到这里感叹秋天的悲凉。
龙争虎斗的往事令人感慨,与月对饮以追怀昔日的贤士。
古今的人们都已去世,唉,画中的人又是谁呢?
赤壁的山景如今仍然如此。
注释:
- 舳舻:指船只,舳是船头,舻是船尾。
- 曹氏旌旗:指曹操的军旗,暗示当时的战局。
- 万马下中原:形容当时战争激烈,众多骑兵在中原征战。
- 黄州逐客:指苏东坡在黄州被贬,逐客即被赶走的客人。
- 龙争虎斗:形容英雄之间的争斗。
- 酹月:指将酒洒在月下,表示对古人的追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诗文见长。其作品常描绘历史事件,并表现个人情怀。何景明的诗风清新,善于运用典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赤壁图》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变革时期,诗人借古人之事抒发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思考。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历史事件,诗人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追忆和对时事变迁的无奈。
诗歌鉴赏:
《赤壁图》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呈现出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悲壮。诗的开头描绘了周瑜与曹操的对峙,生动的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战场。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不仅仅是在叙述历史事件,更是通过历史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诗中提到的“黄州逐客”,将个人的遭遇与历史结合,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和对时局的感慨。
“龙争虎斗慨往事”一句,令人不禁想起历史的英雄豪杰,诗人用“酹月酬风”的方式,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旧友的怀念。最后,诗人感叹古人与今人皆已去世,留下的只有对历史的思考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周郎舳舻大江半:描绘周瑜的船只在长江中间,展现出一种壮阔的感觉。
- 曹氏旌旗眼中暗:曹操的军旗逐渐模糊,暗示战局的紧张。
- 当时万马下中原:回忆起那场波澜壮阔的战争,表现出历史的厚重感。
- 江水千年馀断岸:强调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遗留,江水依旧流淌而岸边却已断裂。
- 黄州逐客玉堂仙:提到苏轼在黄州的遭遇,增加了诗的个人情感。
- 停舟到此悲秋天:停舟之际,感受到秋天的悲凉,暗示人生的无常。
- 龙争虎斗慨往事:英雄之间的竞争让人感慨万千。
- 酹月酬风怀昔贤:借酒祭月,追忆往昔的贤人。
- 古人今人皆已矣:感叹历史人物的逝去。
- 吁嗟丹青乃谁子:对画中人物的疑问,反映出对历史的追索。
- 赤壁之山只如此:最终带回现实,赤壁的风景依旧,历史却已改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人物比作山水,体现出他们的伟大与历史的沉重。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酹月”的方式,将感情寄托于自然。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感慨英雄的命运以及个人的渺小,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壁:象征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悲壮。
- 江水:代表时间的流逝,带有无尽的感慨。
- 月亮:象征思念与怀旧,承载着对古人的追忆。
- 船只:象征人生的旅程与历史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赤壁图》的作者是? A. 苏轼
B. 何景明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黄州逐客”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苏轼
C. 白居易
D. 陶渊明 -
“龙争虎斗”是指什么? A. 和平
B. 战斗与竞争
C. 友谊
D. 旅行 -
“古人今人皆已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快乐
C. 兴奋
D. 无奈
答案:
- B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
- 《望海潮·赤壁怀古》——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赤壁赋》:同样以赤壁为主题,但更侧重于抒情与哲理,反映出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望海潮·赤壁怀古》:李清照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的回忆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参考资料:
- 《明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