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人猎图歌》
时间: 2025-01-14 23:24: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胡人猎图歌
作者: 何景明 〔明代〕
边沙萧萧天北风,高林昼屯鞍马雄。
胡人装束身手健,真与此图形貌同。
冬寒猎傍长城窟,城下平原日将没。
呼鹰放犬无不为,数骑弯弓竞驰突。
月高琵琶海西城,拂庐雪乾氍毹轻。
金钟虏酒亦易醉,玉踠胡骝骄不行。
白发老胡黄战裙,抽箭仰视天山云。
众中若认射雕手,汉家谁是李将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北风呼啸的边疆,边沙上马匹雄壮,胡人身着猎装,体格健壮,似乎与画中的形象一模一样。冬天寒冷,猎人们在长城旁的洞穴附近猎捕,傍晚时分,平原上日头渐沉。猎人们呼唤鹰隼,放出猎犬,各种猎物为之奔波,骑士们弯弓射箭,奋力追逐。月光洒在西城琵琶上,拂去雪霜,轻柔如氍毹。金钟里的胡酒容易使人醉倒,而骏马却不愿意奔驰。白发老胡身穿黄色战裙,举箭仰望天山的云朵。人群中,若有人能认出那射雕的高手,汉朝的将军李广又会是谁呢?
注释
- 边沙萧萧:边境的沙地上,寒风呼啸,环境冷清。
- 胡人:指北方的少数民族,常与汉人有军事冲突。
- 真与此图形貌同:指诗中描绘的胡人形象与真实的胡人相似。
- 琵琶:这里指的是乐器,也有可能是音乐的象征。
- 金钟虏酒:指胡人的酒,容易让人醉倒。
- 李将军:可能指汉朝名将李广,以高超的箭术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其作品多以边塞诗闻名,表现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描绘。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为明朝与外族(如蒙古等)的对峙与冲突,反映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勇猛猎人的赞美和对民族精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胡人猎图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边疆猎人的生活状态。诗中描绘的场景,既有自然的壮丽,也有人物的英勇勃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边境北风呼啸的荒凉,彰显了环境的艰苦,但同时也展示了胡人狩猎的英姿,表现出他们的健壮与勇猛。后半部分,通过细致的描写,表现了胡人生活的热烈与豪放,尤其是酒醉后那种狂放不羁的状态,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
此外,诗中提到的李将军,作为历史人物的象征,代表了汉族的勇敢与智慧,体现了诗人对汉民族英雄气概的向往与追忆。这种对比不仅是文化上的,也是情感上的,展现了诗人对民族身份的思考与认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边沙萧萧天北风:开头描绘了边境环境的萧条与寒冷。
- 高林昼屯鞍马雄:高大的树林里,白天马匹如云,形态威武。
- 胡人装束身手健:胡人穿着特有的猎装,身体健壮有力。
- 真与此图形貌同:他们的形象与画中所描绘的相同。
- 冬寒猎傍长城窟:冬季寒冷,猎人们在长城附近的洞穴里捕猎。
- 城下平原日将没:城下的平原上,太阳即将落下。
- 呼鹰放犬无不为:猎人呼唤鹰隼,放出猎犬,准备猎捕。
- 数骑弯弓竞驰突:几匹骑士弯弓骑马,竞相追逐猎物。
- 月高琵琶海西城:高悬的明月照耀着西城,映衬着琵琶的影子。
- 拂庐雪乾氍毹轻:轻柔的雪霜被拂去,似氍毹般轻盈。
- 金钟虏酒亦易醉:胡人的酒香醇易醉。
- 玉踠胡骝骄不行:名马骏马却不愿意奔驰。
- 白发老胡黄战裙:年迈的胡人穿着黄色的战裙。
- 抽箭仰视天山云:他抽箭仰望着天山的云。
- 众中若认射雕手:人群中,若有人能认出射雕的高手。
- 汉家谁是李将军:汉朝中又有谁人能与李广相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描绘胡人的勇猛与汉将李广的对比,展示不同文化的英雄形象。
- 意象:自然景象(如边沙、月高)与人物活动(如狩猎、饮酒)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
- 拟人:通过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在于表现边疆民族的英勇与豪放,同时通过对胡人和汉将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与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边沙:象征边疆的荒凉与孤独。
- 胡人:代表勇敢与斗争的精神。
- 长城:象征着防御与民族的界限。
- 月亮:象征着希望与远方的梦想。
- 李将军:历史英雄的象征,代表了汉族的勇士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胡人”主要指的是哪一类人? A. 汉族
B. 外族
C. 商人
D. 农民 -
诗中提到的“李将军”是谁? A. 董卓
B. 李广
C. 曹操
D. 刘备 -
诗中描绘的猎人活动主要是在什么季节进行?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塞下曲》 李白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表现了边塞的壮丽与战争的豪情,二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但在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胡人猎图歌》更侧重于猎人的生活状态,而《出塞》则更强调战争的悲壮与壮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选》
- 《边塞诗的历史与发展》
- 《胡人猎图歌的文学价值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