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寿老人)》

时间: 2025-01-04 13:06:54

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

两两尧_长新绿。

揖鳌峰、连雁峤,_轕圆融,总里许、北郭门围全属。

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龙穴霏烟霭晴谷。

向氤氲和气里,岁奉瑶觞,试屈指、几阅梅林初熟。

待一品官高见玄孙,算八十彩衣,更饶遐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寿老人)
廖行之 〔宋代〕
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
两两尧长新绿。
揖鳌峰连雁峤,轕圆融,总里许北郭门围全属。
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龙穴霏烟霭晴谷。
向氤氲和气里,岁奉瑶觞,试屈指几阅梅林初熟。
待一品官高见玄孙,算八十彩衣,更饶遐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夏日场景。乐器声轻轻响起,仿佛在奏出温暖的风曲。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尧帝时代的长青之树。远处的峰峦与天鹅绒般的云朵相连,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整个北郭的景色都被包围在其中。年复一年,夏天的到来总是让人欣喜,尤其是那满树的枌榆,龙的穴居中烟雾缭绕、山谷晴朗。面对这氤氲的和气,我们在岁末年初举起瑶觞,回想起梅林初熟的日子。等到高官的玄孙前来拜见,算算他八十岁时的彩衣,更加增添了长寿的祝福。

注释:

  • 虞弦:古代乐器,象征美好的音乐。
  • 薰风曲:温暖的风所奏出的曲子,隐喻自然的和谐美好。
  • :尧帝,古代圣君,象征着繁荣与长治久安。
  • :行礼,表示尊重。
  • 鳌峰、雁峤:指山峰,展现大自然的壮丽。
  • 龙穴:传说中龙所居的地方,象征着灵气与生机。
  • 瑶觞:美好的酒杯,寓意着丰盛的祝福。
  • 梅林:梅树成林,象征着春天和新的希望。

典故解析:

  • 尧帝:尧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位圣君之一,他的统治被视为理想的象征,代表了和谐与繁荣。
  • 龙穴:在古代文化中,龙常被视作吉祥的象征,龙穴则是富饶之地,代表着生机与富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宋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多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其风格清新自然,饱含人情味。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种对自然和长寿的渴望之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健康、长寿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寿老人)》集诗歌的音乐性与画面感于一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开篇的“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以音乐引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随后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夏日场景。诗中“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表达了对夏季到来的期盼和喜悦,枌榆树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长久。

整首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寄托了对长寿、幸福生活的祝愿。“待一品官高见玄孙,算八十彩衣,更饶遐福”,在描写中暗含了对未来的期待,寓意着长寿与繁荣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谐的意境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生活的热爱,为读者提供了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音乐响起,带来清凉的感觉。
    • “两两尧长新绿”:春夏交替,树木葱郁。
    • “揖鳌峰连雁峤”:礼让自然之美,描绘远方的山峰。
    • “年年才见夏,喜溢枌榆”:对夏天的向往与喜悦。
    • “岁奉瑶觞,试屈指几阅梅林初熟”:共饮美酒,回忆梅花的芬芳。
    • “待一品官高见玄孙,算八十彩衣,更饶遐福”:期待亲人团聚,庆祝长寿与幸福。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薰风,营造氛围。
    • 对仗:如“虞弦挥按,甫奏薰风曲”,增强韵律感。
    • 意象:使用自然景象,如“梅林”、“龙穴”,象征生命的丰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长寿、幸福的追求,展现了一种和谐、安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虞弦: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播。
  • 夏季: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瑶觞:象征着祝福与团圆。
  • 梅林: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虞弦挥按”中的“虞弦”指的是哪种乐器?

    • A. 古筝
    • B. 笛子
    • C. 古琴
    • D. 以上皆非
  2. 诗中提到的“尧”代表了什么?

    • A. 和平
    • B. 繁荣
    • C. 智慧
    • D. 劳动
  3. “岁奉瑶觞”中的“瑶觞”是什么意思?

    • A. 美酒
    • B. 食物
    • C. 祝福
    • D. 朋友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描绘自然与人生哲理。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展现江南美景。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