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为邦何所急,劝学最留情。
数仞新儒馆,千年继武城。
梁间珍篆古,门外碧波平。
会有明伦士,培风纵鹗横。
白话文翻译:
为国家着急的事情有什么呢?劝导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新的儒学馆高耸数仞,千年传统延续着武城的精神。梁上珍贵的古篆字,门外清澈的碧波如镜。将来必有明德的士人,在这里培育风气,纵情于天际飞翔的鹗鸟。
注释:
- 邦:国家。
- 急:急迫、紧急的事情。
- 劝学:提倡学习。
- 数仞:数仞指高耸的建筑,仞为古代长度单位。
- 新儒馆:新的儒学馆,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 武城:指的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 珍篆古:珍贵的篆刻字,体现书法艺术。
- 明伦士:指有德行和才华的人。
- 培风:培育良好的风气。
- 纵鹗横:比喻高飞远翔,象征理想的追求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廖行之,字子恭,号志道,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作品多涉及社会民生,关心国家命运,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重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时期,诗人以劝学为主题,表达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深切关怀。开篇以“为邦何所急”设问,直指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随即转向“劝学”,表明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出诗人的思考深度,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新儒馆的宏伟,以及文化传承的千年历史,突显出文化的厚重与根基。最后两句以“明伦士”和“鹗横”作结,表达出诗人对未来优秀人才的期望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整体上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强调国家所需,劝学是根本。
- 第二联描绘新儒馆的高大与文化的延续,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三联用“珍篆古”与“碧波平”相对,展现文化艺术的美好。
- 第四联表达对未来士人的期待与理想。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如“数仞新儒馆”与“千年继武城”形成对比。
- 比喻的运用,如“培风纵鹗横”,将理想与自由结合,形象生动。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关怀与希望,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新儒馆:象征着教育与文化的新生力量。
- 武城:代表着传统文化的厚重积累。
- 珍篆古:体现书法艺术的珍贵与历史的积淀。
- 碧波平:象征着清澈的思想与心灵的宁静。
- 明伦士:象征着未来优秀的社会栋梁。
- 鹗横:象征自由与理想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新儒馆”象征着什么?
- A. 历史遗址
- B. 文化与教育的力量
- C. 经济中心
-
诗人借助“碧波平”来表达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清晰的思想
- C. 动荡的社会
-
诗中提到的“明伦士”指的是:
- A. 有德行的人
- B. 普通士人
- C. 政治家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对国家和文化的关切。
- 李白《将进酒》:展现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廖行之:杜甫的诗多带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感,而廖行之则更侧重于教育与文化的传承,尽管两者都关心国家命运,但表现手法和情感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楚辞》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益阳赵宰六首》这首诗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