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时间: 2025-01-06 15:25:47

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

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

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喜雨贺黄叔厚判县
阳枋 〔宋代〕

去年精祷雨随至,
今日熏香雨便来。
人事只从无伪见,
天心端可至诚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
枵腹何由更隐雷。
若使边臣充此意,
凶残到处岂难摧。

白话文翻译:

去年的虔诚祈祷使雨水如愿而至,
今天的香气四溢伴随雨水而来。
人世间的事情只有真实没有虚伪,
上天的心意自然可以以诚回报。
只需轻轻一拨就能知道雪已融化,
肚子空空怎么还能隐藏雷声?
如果让边疆的官员明白这个道理,
那么凶残的敌人到处都难以被摧毁。

注释:

  • 精祷:虔诚的祈祷。
  • 熏香:指雨后空气中散发出的香气。
  • 无伪:不虚假,真实。
  • 天心:上天的意旨。
  • 溜匙:轻轻一拨,象征着触动某种事物。
  • 枵腹:空腹,这里比喻内心空虚。
  • 边臣:边疆的官员。
  • 凶残:指敌人残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他的诗风清新淡雅,常以自然景象表现内心情感,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黄叔厚担任地方官员时创作的,作者借雨水的到来,表达对黄叔厚的祝贺,体现了对官员清明执政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礼赞与对人事的反思。开篇的“去年精祷雨随至,今日熏香雨便来”,通过对比去年的虔诚祈祷和今年的雨水,展示了对自然的敬畏与人心向善的渴望。

“人事只从无伪见,天心端可至诚回”这一句则引导读者思考人际关系的真诚与诚信。阳枋在此强调只有真实的心意才能得到上天的回应,显示了他对社会道德的关注。

接下来的意象“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隐雷”,通过雪与雷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空虚与对外界事物的敏感。若无真实的内心,那么即便是空腹亦无法隐藏雷鸣般的外部冲击。

最后一句“若使边臣充此意,凶残到处岂难摧”,则以政治现实为背景,表达了对边疆治理的关注,呼吁官员们要有真诚的心,以应对外部的威胁。

整首诗在形式上虽是对仗工整,但更为重要的是其内涵的深刻与情感的真挚,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去年的虔诚祈祷使雨水如愿而至:表明祈雨的成功,暗示人的努力与自然的回应。
  2. 今天的香气四溢伴随雨水而来:强调雨水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3. 人世间的事情只有真实没有虚伪:对人际关系的真实与虚伪进行反思。
  4. 上天的心意自然可以以诚回报:强调诚心的重要性。
  5. 只需轻轻一拨就能知道雪已融化:比喻轻微的动作就能看出事情的真相。
  6. 肚子空空怎么还能隐藏雷声?:形象地描绘内心的空虚与外界的冲击。
  7. 如果让边疆的官员明白这个道理:说明对政治的关注。
  8. 那么凶残的敌人到处都难以被摧毁:阐述只有真诚才能战胜外部的敌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溜匙即此知翻雪”,通过拨动的隐喻,展示事物的变化。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工整,使得思想表达更加鲜明有力。
  • 象征:雨水象征着希望与生命,雪象征着隐藏的真相。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雨水的到来为引子,表达了对黄叔厚的赞美与祝贺,同时也借此引申出对人性、政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真诚与诚信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希望,是自然的馈赠。
  • :象征着隐藏的真相,内心的空虚。
  • :象征着外界的威胁与冲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最能体现诗人对黄叔厚的祝贺? A. 去年的虔诚祈祷使雨水如愿而至
    B. 凶残到处岂难摧
    C. 人事只从无伪见
    D. 今日熏香雨便来

  2. 诗中“枵腹”指代什么? A. 内心空虚
    B. 身体饥饿
    C. 隐藏真相
    D. 自然现象

  3. 这首诗主要探讨了哪种关系? A. 自然与人
    B. 人与人
    C. 政治与自然
    D. 政治与人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同样以雨为主题,表达对自然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期盼。
  • 《送友人》李白:通过自然描写传达对友人的祝福和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阳枋的《喜雨贺黄叔厚判县》和杜甫的《春夜喜雨》,都以雨为主题,但阳枋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和人世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