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问赵存礼分竹
作者: 阳枋 〔宋代〕
南墙曾记极幽寻,
午箪凉铺琐碎金。
小筑江干无限暑,
西窗乞与半檐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幽静环境的追寻,回忆起在南墙旁的幽静场景,正午时分,竹筐里装着清凉的食物,金色的阳光洒落在这片琐碎的景象上。小屋建在江边,似乎在炎热的夏季中无尽地感受到热气,向西窗乞求一片阴凉,遮挡那炽烈的阳光。
注释:
- 南墙:指南边的墙,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在此处寻幽探胜的地方。
- 极幽寻:极,表示极致;幽寻,形容环境幽静而值得探访。
- 午箪凉:午时的竹箪,指盛放清凉食品的器具。
- 琐碎金:形容阳光照射下的光影,像零碎的金子一样美丽。
- 小筑:小屋,指诗人所居之处。
- 无限暑:形容炎热的夏季没有尽头。
- 乞与半檐阴:请求给予一半的屋檐阴凉,形容渴望凉爽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阳枋,字存礼,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与思考盛行,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凉和宁静的渴望,反映了社会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与热爱。开篇“南墙曾记极幽寻”,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追寻幽静的氛围中,南墙及其周边的环境暗示着一种人文气息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氛围。接着“午箪凉铺琐碎金”,用鲜明的意象描绘了阳光照射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凉的感受与丰盛的生活情趣。
“小筑江干”则进一步引入了江边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炎热与阴凉的强烈对照,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和人对自然的依赖。最后一句“西窗乞与半檐阴”,则是诗人对凉爽的渴望,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墙曾记极幽寻:南墙边的宁静之处,曾经让我记忆深刻。
- 午箪凉铺琐碎金:在正午时分,竹箪里盛放的清凉食物和阳光交织,宛如零碎的金子。
- 小筑江干无限暑:在江边的小屋里,感受到无尽的夏日酷暑。
- 西窗乞与半檐阴:向西窗请求一片阴凉,遮挡那炽热的阳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阳光比作“琐碎金”,形象生动。
- 对仗:如“极幽寻”和“无限暑”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幽静环境的向往与对炎热夏季的无奈,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恋与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墙:象征着宁静的环境,代表着一种探索与寻求。
- 午箪凉:代表夏日的清凉,寓意着生活的滋养。
- 琐碎金:象征着光影的美丽,展示了自然的诗意。
- 小筑:象征着诗人安逸的生活状态。
- 阴凉:代表着舒适和避暑的环境,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南墙”主要象征什么?
- A. 追寻幽静的地方
- B. 炎热的阳光
- C. 繁华的城市
答案:A
-
“琐碎金”描述的是什么?
- A. 竹箪里的食物
- B. 阳光照射下的景象
- C. 江水的波光
答案:B
-
诗人在小筑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 A. 无尽的寒冷
- B. 无限的暑气
- C. 温暖的阳光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阳枋的《问赵存礼分竹》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生活的感悟,但阳枋更侧重于夏日的炎热与对阴凉的渴望,而李白则通过对月光的描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唐诗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