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郑唐老见寄》

时间: 2025-01-06 13:38:59

黄叶归根静不风,回塘雪后正浟溶。

山林有分吾当去,簪绂方兴子未慷。

点检寒荣梅又动,思量暖事李将浓。

桥南水北来还往,露布诗篇不必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酬郑唐老见寄
——张镃

黄叶归根静不风,
回塘雪后正浟溶。
山林有分吾当去,
簪绂方兴子未慷。
点检寒荣梅又动,
思量暖事李将浓。
桥南水北来还往,
露布诗篇不必封。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黄叶归到了树根上,静静地没有风吹。雪后的小塘水面开始融化。山林的景色我会去欣赏,而你那华丽的笔头尚未显露锋芒。梅花在寒冷中已经开始绽放,回想起温暖的事情,李花即将盛开。桥南水流向北,水流来来往往,诗篇在露水中展现,不必再封存。

注释

字词注释

  • 归根:指树叶落下后回到树的根部,象征安宁和归宿。
  • 浟溶:水面融化流动的样子。
  • 簪绂:形容文人雅士的笔墨,指的是文艺的兴起。
  • 寒荣:指梅花在寒冷中绽放的美丽。
  • :指李花,象征春天的温暖。
  • 露布:露水洒落,形容诗篇的清新和自然。

典故解析

  • “黄叶归根”常用以表达归属感和宁静的心境。
  • 梅花在冬季绽放,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厚,号山公,宋代诗人。以七言律诗闻名,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之美,情感真挚,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为应郑唐老所寄,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作者在诗歌创作中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诗歌鉴赏

《次韵酬郑唐老见寄》是张镃在友人邀请下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了作者的情感与思考。开头两句以黄叶和融雪展现了秋冬交替之时的宁静与和谐,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轮回与归宿。接下来的两句则表现了作者对前景的思考,虽然身处寒冷的季节,但梅花的绽放和对李花即将开花的期待,给人以温暖的希望。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后四句提到的桥与水,象征着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诗篇在露水中展现,意味着诗歌如同自然一样,清新而生动。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宁静、清新、希望与对友人的深切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叶归根静不风:秋天的黄叶归根,静谧无风,给人一种安宁的感觉。
  2. 回塘雪后正浟溶:雪后的小塘水开始融化,体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循环。
  3. 山林有分吾当去:在此美丽的景色中,我愿意去探访山林。
  4. 簪绂方兴子未慷:虽然笔墨刚刚兴起,子弟尚未展现才华。
  5. 点检寒荣梅又动:在寒冷的季节中,梅花开始绽放,象征坚韧。
  6. 思量暖事李将浓:思索着温暖的李花即将盛开,传达希望。
  7. 桥南水北来还往:桥南的水流不停往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
  8. 露布诗篇不必封:露水洒落,诗篇自然展现,无需封存,表达了诗的自由与生动。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手法,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使整首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和哲理的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与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代表秋天的宁静与归宿。
  • 梅花:象征坚贞与高洁。
  • 李花:象征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 水流:象征生命的流动与时光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叶归根”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失落
    C. 忧伤

  2. 诗中提到的“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什么?
    A. 坚韧与高洁
    B. 温暖
    C. 生命的结束

  3. “桥南水北来还往”表达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友谊的持续
    C. 自然的安宁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王安石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将张镃的《次韵酬郑唐老见寄》与王安石的《梅花》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而后者则强调梅花的坚韧和高洁。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深刻的情感,但表达方式上各有侧重,反映了不同的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宋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