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夜雨,怀二、三两姊》

时间: 2025-01-01 15:21:44

红楼静。

湘帘不卷栏慵凭。

栏慵凭。

怕它芳草,逗人离恨。

梨花门掩黄昏近。

芭蕉彻夜敲窗冷。

敲窗冷。

何时联袂,剪灯同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秦娥 夜雨,怀二、三两姊
作者: 陈珍瑶 〔清代〕

红楼静。湘帘不卷栏慵凭。
栏慵凭。怕它芳草,逗人离恨。
梨花门掩黄昏近。
芭蕉彻夜敲窗冷。
敲窗冷。何时联袂,剪灯同听。

白话文翻译:

在红楼中一片宁静,湘帘未卷,慵懒地倚靠在栏杆上。
我在栏杆上懒懒地倚靠,怕那芳草会引发离愁别恨。
梨花的门轻轻关上,黄昏已悄然临近。
芭蕉树整夜在窗外敲打着,传来阵阵寒冷。
窗外的寒意让我思念不已,何时能与姐妹们一起,点灯共听夜雨的声音呢?

注释:

  • 湘帘:指湘水边的帘子,常用于形容楚地的景致。
  • 栏慵凭:栏杆上倚靠,形容慵懒的姿态。
  • 芳草:代表美好的事物,亦暗指离愁。
  • 梨花门:梨花盛开时的门,象征着美丽和宁静的环境。
  • 芭蕉:芭蕉树,常在雨夜中发出敲打声,有一种凄凉的氛围。
  • 联袂:形容一起同行,通常指与亲密的人共同度过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珍瑶,清代女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女性的情感和生活。她的诗词常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夜雨之时,作者思念远方的姐妹,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夜雨的意象增强了孤独感和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忆秦娥 夜雨,怀二、三两姊》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词作。全词以夜雨为背景,融入了作者对姐妹的深切怀念。开篇“红楼静”一语,营造了静谧的氛围,似乎在描绘一个幽静的夜晚。接着用“湘帘不卷”表达一种懒散与迷茫,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对芳草的提及,暗示了离别的哀愁,诗人在这种环境中更容易生发思念之情。

“梨花门掩黄昏近”,黄昏的意象带来了时间的流逝感,象征着美好时光的逝去。芭蕉夜雨的描写则加深了孤独和寒冷的感受,整个词作给人一种凄清的情绪。最后的“何时联袂,剪灯同听”,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意在呼唤那份温暖和亲密。

整首词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对姐妹的深切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红楼静”:开篇即设定了宁静的环境,暗示内心的孤独。
    2. “湘帘不卷栏慵凭”:描绘一种懒散的姿态,显示出诗人无所事事的状态。
    3. “怕它芳草,逗人离恨”:芳草虽美,却让人想起离别的伤感。
    4. “梨花门掩黄昏近”:黄昏的来临让思念愈加明显,梨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
    5. “芭蕉彻夜敲窗冷”:夜雨声如同芭蕉敲窗,增添孤独的气氛。
    6. “何时联袂,剪灯同听”:表达对团聚的渴望,渴望与姐妹共度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栏慵凭”和“敲窗冷”,形成一种和谐的音韵。
    • 拟人:芭蕉树“敲窗”,赋予植物以人的行为,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意象:梨花、夜雨等意象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对团聚的渴望,反映了女性在特定环境下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意象分析:

  • 红楼:象征着美好的生活环境,亦可引申为内心的归属感。
  • 湘帘:代表楚地的文化气息,蕴含诗人对故乡的情感。
  • 芳草:象征美丽的事物,同时又引发离愁。
  • 梨花:象征短暂和美好,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景象。
  • 芭蕉:象征孤独与凄凉,常在雨夜中出现,增强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湘帘”最可能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窗帘
    C. 楚地文化
    D. 竹帘

  2. “何时联袂,剪灯同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团聚的渴望
    C. 对离别的无奈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珍瑶的这首词更加细腻,情感更为内敛,体现了女性特有的敏感与对亲情的执着。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