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咏牡丹
作者: 王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枣花虽然小,但能够结果;桑叶虽然柔软,却能够吐出丝线。可笑的是牡丹花虽大,却什么也不能结果,最后只剩下一枝空花。
注释:
- 枣花:指枣树的花,形状小巧。
- 桑叶:指桑树的叶子,柔软而富有营养。
- 堪笑:值得一笑,表示对牡丹的讽刺。
- 牡丹:指一种花,因其花大而著称。
典故解析:
牡丹在古代被视为富贵和华丽的象征,但在这首诗中,作者却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牡丹的讽刺,指出其外表的华丽并不代表实际的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溥,字仲详,号兰亭,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才华横溢和作品丰富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咏物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上盛行对美的追求,尤其是对牡丹的崇拜,然而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个现象的反思,认为外表的华美并不等同于实质的价值。
诗歌鉴赏:
这首《咏牡丹》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展现了不同事物的价值与意义。开篇提到“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意在强调即使是微小的事物,只要有用处,便能够显现其价值;而牡丹虽然花大艳丽,但却不能产生实质性的成果,最终只剩下一根空枝。这种对比不仅让人发笑,也引发了对美的追求是否真正有价值的思考。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讽刺,透过对牡丹的调侃,反映出作者对生活中表面繁华与内在空虚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枣花至小能成实:即使是小小的枣花,依然能够结果,象征着微小而实用的价值。
- 桑叶虽柔解吐丝:桑叶虽然柔软,却能提供丝绸的原材料,表现出柔软物质的价值。
- 堪笑牡丹如斗大:牡丹花虽大,但这只是外表的夸张,实际上却没有实际的用处。
- 不成一事又空枝:牡丹尽管盛开,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带来,只有空枝,反映出一种虚无。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枣花和桑叶与牡丹的对比,强调不同事物的现实价值。
- 讽刺:对牡丹的描写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反映了外表华丽与内在空虚的矛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批判那些外表华丽而内在空洞的事物,强调实际价值的重要性。通过牡丹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枣花:象征微小却有用的事物。
- 桑叶:代表柔软但有价值的事物。
- 牡丹:象征华丽但空虚的表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枣花”象征什么? a) 大而美丽
b) 微小但有用
c) 空虚无用 -
诗人对牡丹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赞美
b) 讽刺
c) 中立 -
“桑叶虽柔解吐丝”中的“吐丝”指的是什么? a) 结果
b) 制作丝绸
c) 开花
答案:
- b) 微小但有用
- b) 讽刺
- b) 制作丝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咏牡丹》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两首诗虽题材不同,但都通过对比表达对事物本质的思考。白居易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人生的无常与价值。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