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雪浪庵
作者: 侯文熺 〔清代〕
径曲门何处,寻声一磬寒。
浪翻青嶂里,雪拥白云端。
禅定香初尽,春深花木阑。
名山谁许占,断送破蒲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寻访雪浪庵的情景。诗人在弯曲的小路上寻找庵门,耳边传来寒冷的磬声。波浪般的青山中,积雪拥挤在白云的顶端。此时禅定的香火刚刚熄灭,春天已深,花木在栏杆旁盛开。名山大川不知是谁能拥有,最终只好放弃了破损的蒲团。
注释:
- 径曲门:指的是小路和庵门,形容路径弯曲。
- 磬寒:指寒冷的磬声,磬是一种乐器,常用于佛教寺院中。
- 浪翻青嶂:形容山脉如波浪般起伏。
- 雪拥白云端:描绘了雪覆盖在高山和白云之上的景象。
- 禅定:指修行时的静心状态。
- 破蒲团:蒲团是坐禅时用的垫子,破损的蒲团象征着修行的艰难与不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文熺,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为题材,融入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雪浪庵,一个清幽的禅宗寺庙,体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题雪浪庵》是一首蕴含禅意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修行与人生的感悟。开篇“径曲门何处,寻声一磬寒”,透出诗人寻求内心安宁的渴望,弯曲的小路象征着人生的曲折,而磬声则代表了心灵的宁静。在“浪翻青嶂里,雪拥白云端”中,自然的壮丽与寒冷相结合,展现了山与雪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寂和清冷的氛围。
后两句“禅定香初尽,春深花木阑”则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禅定的香火象征着修行的结束,而春天的花木则代表着新的生命与希望。最后一句“名山谁许占,断送破蒲团”则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的感慨与无奈,虽然有着对大自然的向往,但也意识到修行的艰辛与内心的孤独。
整首诗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渗透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思索。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径曲门何处:探询庵门所在,表现出对禅境的渴望。
- 寻声一磬寒:寒冷的磬声引发思考,象征内心的清净。
- 浪翻青嶂里:描绘山峦起伏,生动的自然景象。
- 雪拥白云端:雪的覆盖让人感受到宁静与神秘。
- 禅定香初尽:暗示修行的结束,内心的宁静即将消逝。
- 春深花木阑: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名山谁许占:对名山的感慨,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
- 断送破蒲团:表达了修行的艰辛与对物质的放弃。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浪翻青嶂”,将山比作波浪,形象生动。
- 对仗:如“雪拥白云端”,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香初尽”,不仅仅是物质的消逝,更是心境的变化。
-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修行生活的追求,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传达出禅宗思想的深邃与宁静。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纯洁、静谧与清冷,表现内心的宁静。
- 磬:代表禅宗的修行与心灵的寄托。
- 青嶂:指代自然的壮丽与伟大,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仰。
- 蒲团:象征修行的艰辛与对物质的放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声音寻找到庵门?
A. 鸟鸣
B. 磬声
C. 风声
D. 水流声 -
在诗中,雪和云的关系是什么?
A. 雪在云下
B. 雪拥在云端
C. 云在雪下
D. 无关 -
“断送破蒲团”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修行的轻松
B. 物质的追求
C. 修行的艰辛
D. 名山的荣耀
答案: 1-B, 2-B, 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侯文熺的《题雪浪庵》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思考。李白的作品侧重于思乡情绪,而侯文熺则更注重于禅意与修行的孤独,展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