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余旬甫诗册后》
时间: 2025-01-04 11:08: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冬寿沈沦江湖里,孝长黄楼皆早死。
山川黯淡风流歇,吾楚才人今已矣。
旬甫读书破万卷,旬甫游踪涉万里。
两袖清风一卷诗,泰华之云东海水。
当是造物不欲坠斯文,故发英奇特生子。
又不令子乘雕鹗,冠獬豸,穷途偃蹇老其身,侘傺悲歌谁实使。
昨日乘兴来长安,今朝掩面归桑梓。
吁嗟乎!先生遭际只如此,我辈立朝纡青紫。
白话文翻译
冬天的长寿在江湖中沉沦,孝道的黄楼早已陨落。
山川黯淡,风流已停,吾楚的才人如今都已不在。
旬甫读书破万卷,游历千里,才华横溢。
他两袖清风,手中只握一卷诗,犹如泰华的云和东海的水。
这大概是造物主不愿让文采衰落,所以才造就了英才异子。
但又不希望他们乘着雕鹗,戴着獬豸,穷途潦倒,老而无所作为,悲歌谁能理解?
昨日我兴致勃勃地来到长安,今晨却只能掩面归乡。
唉!先生的遭遇竟然如此,我辈在朝中也只能屈身于青紫之位。
注释
- 冬寿:指冬天的长寿,暗指在寒冷环境中生活的艰辛。
- 孝长黄楼:孝道的精神象征,黄楼可能指黄河边的楼阁。
- 山川黯淡:山河的光彩黯淡,象征着时代的衰落。
- 旬甫:指诗中提到的人,可能是指作者的知己或朋友。
- 两袖清风:形容清白无私的品格。
- 雕鹗、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权力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瑞毓,清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关注社会现象,常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衰退之际,诗人通过对先贤的追思,表达了对文人境遇的忧虑与无奈。
诗歌鉴赏
《书余旬甫诗册后》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透射出对古代文人的追慕与对当今社会的失望。开篇即以“冬寿沈沦江湖里”引入,暗示了文人所面临的困境,继而提到孝道的衰落,显示出时代变迁带来的价值观失落。诗中通过“山川黯淡风流歇”来描绘一种苍凉的氛围,反映出作者内心的悲伤与无奈。
旬甫作为诗中的人物,体现了知识的力量与游历的价值,然而即使是“读书破万卷”的人,也无法改变时代的沉沦。诗人借助“泰华之云东海水”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展现出一种清新且广阔的精神追求。
后半部分的感慨则更加沉重,诗人无奈地感叹昨日的兴致与今日的失落,表现了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的无能为力。最后的“吁嗟乎”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他对文人遭际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冬寿沈沦江湖里":冬季的寒冷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艰难。
- "孝长黄楼皆早死":孝道与传统文化正在消亡。
- "山川黯淡风流歇":自然景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表现社会的凋敝。
- "吾楚才人今已矣":楚地的才人已然不在,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惋惜。
- "旬甫读书破万卷":旬甫的勤奋与才华,象征着知识的力量。
- "两袖清风一卷诗":表现出清白无私的品德。
- "当是造物不欲坠斯文":造物主希望文采不衰,故而才有英才的出现。
- "昨日乘兴来长安":从兴致勃勃到失落归乡,体现了强烈的对比。
- "我辈立朝纡青紫":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地位的无奈与不满。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昨日与今日的对比,强化失落感。
- 象征:如“雕鹗”、“獬豸”,象征权力与地位的浮华。
-
主题思想:诗歌深刻反映了文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失落,同时也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江湖:象征着生活的困苦与无奈。
- 长安:代表着理想与繁华,也暗示着失落。
- 清风:象征着清白与高洁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冬寿沈沦”意指: A. 冬天的长寿
B. 冬天的凶狠
C. 冬天的美丽 -
“两袖清风”象征: A. 财富
B. 清白无私
C. 名声 -
诗中提到的“旬甫”是: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的对手
C. 诗人的敌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较,彭瑞毓的《书余旬甫诗册后》更强调社会现状与个人的失落,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两者都是对时代的感慨,但视角与着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