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学》

时间: 2025-01-04 08:12:37

促织声中破月悬,水生寒气近湖边。

城头三鼓夜方半,窗下一灯人未眠。

辛苦诗书怜此日,奋飞功业定何年。

太平干禄无他径,只有乡书可荐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宿学 曹组 〔宋代〕

促织声中破月悬, 水生寒气近湖边。 城头三鼓夜方半, 窗下一灯人未眠。 辛苦诗书怜此日, 奋飞功业定何年。 太平干禄无他径, 只有乡书可荐贤。

白话文翻译:

在蟋蟀的鸣叫声中,残月高悬, 湖边的水面泛起寒气。 城头上敲响了三更鼓,夜已过半, 窗下,一盏灯火下的人还未入睡。 辛苦地研读诗书,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但不知何时才能实现飞黄腾达的功业。 在太平盛世,想要谋取官职没有别的途径, 只有通过乡试选拔贤才。

注释:

  • 促织:蟋蟀的别称。
  • 破月:指残月,即月亮的形状不完整。
  • 水生寒气:指湖水因夜晚气温下降而产生的寒气。
  • 城头三鼓:指夜间的三更,即深夜时分。
  • 夜方半:指夜已过半,接近黎明。
  • 辛苦诗书:指勤奋学习诗书。
  • 奋飞功业:指追求功名成就。
  • 太平干禄:在太平时期谋求官职。
  • 乡书:指乡试,古代科举考试的第一阶段。
  • 荐贤:选拔推荐贤能之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组,字彦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读书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耐。在宋代,科举是士人晋升的主要途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通过乡试获得推荐机会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秋夜读书的孤寂与对未来的憧憬。首联以蟋蟀的鸣叫和残月高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氛围。颔联通过城头三鼓和窗下一灯,描绘了诗人深夜未眠的情景,突出了他的勤奋和孤独。颈联和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功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一种在太平盛世中寻求出路的焦虑和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促织声中破月悬:蟋蟀的鸣叫声中,残月高悬,营造出秋夜的静谧氛围。
  2. 水生寒气近湖边:湖水因夜晚气温下降而产生的寒气,增强了秋夜的凉意。
  3. 城头三鼓夜方半:城头上敲响了三更鼓,夜已过半,暗示时间的流逝。
  4. 窗下一灯人未眠:窗下,一盏灯火下的人还未入睡,突出了诗人的勤奋和孤独。
  5. 辛苦诗书怜此日:勤奋学习诗书,珍惜这美好的时光,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
  6. 奋飞功业定何年:但不知何时才能实现飞黄腾达的功业,流露出对未来的焦虑。
  7. 太平干禄无他径:在太平盛世,想要谋取官职没有别的途径,强调了科举的重要性。
  8. 只有乡书可荐贤:只有通过乡试选拔贤才,表达了对通过乡试获得推荐机会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破月悬”中的“破”字,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城头三鼓夜方半,窗下一灯人未眠”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如“奋飞功业”中的“奋飞”,比喻追求功名的决心和努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功名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秋夜读书的场景,诗人抒发了在太平盛世中寻求出路的焦虑和期待,强调了科举作为晋升途径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促织声:蟋蟀的鸣叫,象征秋夜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
  • 破月: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忧郁。
  • 水生寒气:湖水的寒气,增强了秋夜的凉意,象征诗人的孤寂。
  • 城头三鼓:夜间的三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勤奋。
  • 窗下一灯:灯火,象征诗人的勤奋和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促织”指的是什么? A. 蟋蟀 B. 纺织 C. 促织机 D. 促织声

  2. “破月悬”中的“破月”指的是什么? A. 满月 B. 新月 C. 残月 D. 半月

  3. “城头三鼓夜方半”中的“三鼓”指的是什么时间? A. 晚上九点 B. 晚上十一点 C. 凌晨一点 D. 凌晨三点

  4. “太平干禄无他径”中的“干禄”指的是什么? A. 干旱 B. 干粮 C. 谋取官职 D. 干涉

答案:

  1. A
  2. C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山居秋夜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秋兴八首》相比,曹组的这首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曹组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功名的渴望,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组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包括曹组的这首诗。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曹组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