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皎上人
作者: 黄庚 〔宋代〕
破衲和云著,何时下赤城。
高年头未白,得道骨全青。
诗思秋空阔,禅心夜月明。
何当捐世事,来结远公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皎上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破旧的僧衣与云彩相伴,不知何时才能下到赤城山。虽然年纪渐长,但内心依然清澈坚定,得道的精神也愈加充盈。诗人的思绪在秋空中广阔,禅心在夜月下明亮。希望能舍弃世俗的烦扰,前来与皎上人结成志同道合的盟约。
注释:
- 破衲:指破旧的僧衣,象征清贫和出世的生活。
- 赤城:指赤城山,常被视为隐士修道之地。
- 高年头未白:意指年纪虽然大了,但头发还没有变白,说明精神状态良好。
- 得道骨全青:强调内心的清净和道德修养。
- 诗思:诗人的灵感与创作思维。
- 禅心:指禅宗的内心状态,宁静而明亮。
- 世事:指世俗的事务,通常带有烦恼和纷扰的意味。
- 远公盟:指与皎上人结成志同道合的友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庚,字子元,号阮山,宋代诗人,性情洒脱,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庚晚年,反映了他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平静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皎上人(可能是隐士或高人)的敬仰,也表达了自己对道德修养与灵性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赠皎上人》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厚的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诗的开头“破衲和云著”便营造出一种高洁的氛围,破旧的僧衣与云彩的结合,象征着诗人对超然物外的生活的追求。接着,诗人提到年纪虽大,但内心依然充满青涩的道德追求,展现出一种反常的哲理与幽静。这种对比不仅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也暗示了一种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在中间两句“诗思秋空阔,禅心夜月明”中,诗人用秋空与夜月的意象,描绘了内心的宁静与广阔,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诗的最后一句“何当捐世事,来结远公盟”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抒发出对世俗烦扰的厌倦和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黄庚对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破衲和云著:诗人身穿破旧僧衣,与云朵相伴,展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何时下赤城:流露出对隐士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 高年头未白:虽年长,但心态依然年轻,追求理想。
- 得道骨全青:内心清净、道德修养深厚。
- 诗思秋空阔:诗人的创作灵感如秋天的天空一样宽广。
- 禅心夜月明:夜晚的明月映照出清澈的禅心。
- 何当捐世事:渴望放弃世俗的纷扰。
- 来结远公盟:希望与皎上人结成志同道合的友谊。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破衲”与“云”比喻隐逸生活,传达出一种出世情怀。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秋空、夜月等意象丰富,营造出宁静和辽阔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世俗事务的放弃,表达了作者追求内心平静与道德修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破衲:象征着清贫与出世的生活。
- 赤城:隐喻理想的栖息地,代表着追求的精神归宿。
- 秋空:象征着广阔的思维与创作灵感。
- 夜月:象征心灵的明亮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破衲和云著”的意思是: A. 身穿华服与云相伴
B. 穿着破旧的僧衣与云相伴
C. 和云一起旅行 -
“何时下赤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期待
C. 对旅行的渴望 -
“何当捐世事,来结远公盟”中的“世事”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观
B. 世俗的烦扰与琐事
C. 友谊的约定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静夜思》
- 许渊冲《山中杂诗》
诗词对比:
- 对比黄庚的《赠皎上人》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但王维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黄庚则更注重内心的情感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庚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