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岁中秋日劭农於城南得五绝句》

时间: 2025-01-01 18:26:46

楚俗秋来也劝耕,西风招我出郊坰。

此行不负寻诗眼,队队云山拥画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楚俗秋来也劝耕,西风招我出郊坰。
此行不负寻诗眼,队队云山拥画屏。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了,楚地的风俗劝人耕作,西风呼唤我走出城郊。
这次出行不会辜负我寻诗的眼光,成群的云山环绕着我,宛如一幅画屏。

注释:

  • 楚俗: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 劝耕:劝人耕作。
  • 西风:秋天的风,通常指向凉爽的季节。
  • 郊坰:指郊外的田地。
  • 寻诗眼:寻找诗意的眼光。
  • 队队云山:成群的云彩和山峦。
  • 画屏:比喻如画的景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字子恭,号雅庐,南宋时期的诗人和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时节,诗人在外出游玩时,感受到秋季的气息和自然的美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诗中融入了对农耕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农业文化和人们对自然的亲近感。

诗歌鉴赏:

《丁丑岁中秋日劭农於城南得五绝句》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五言绝句。开篇以“楚俗秋来”引入,直接点出时间和地点的特征。秋天的到来,带来了农耕的氛围,诗人以“劝耕”二字,既传达了对传统农业的重视,也暗示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接下来的“西风招我出郊坰”,则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西风的呼唤让诗人心向自然,走出城市的束缚,回归田园。最后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云山如画,诗人在其中找到了创作灵感,表现出诗人情感的流动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紧密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楚俗秋来也劝耕:秋天的来临使得楚地的风俗习惯劝导人们去耕作,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2. 西风招我出郊坰:西风的吹拂使得诗人心中想要走出城市,走向自然的田野,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
  3. 此行不负寻诗眼:这次出行定能让诗人找到创作的灵感,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4. 队队云山拥画屏:成群的云彩和山峦形成了美丽的画面,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诗意,营造出一种悠闲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比作“画屏”,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劝耕”“招我”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西风仿佛有意识地在呼唤诗人,体现了自然的灵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体现了对传统农业的尊重。诗人在秋天的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达了寻求灵感和创作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着丰收和成熟,带有温暖的情感。
  • 西风:代表着季节的转变,也暗示着诗人的心境变化。
  • 云山: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诗意的源泉,暗示诗人创作的灵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俗”指的是哪个地区的风俗? A. 江南
    B. 北方
    C. 楚地
    D. 西域

  2. 诗人想通过“劝耕”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D. 对农业的重视

  3. 诗中“西风招我出郊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自由的向往
    B. 对农田的依恋
    C. 对城市的留恋
    D. 对风的厌恶

答案:

  1. C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春望》(杜甫)与《丁丑岁中秋日劭农於城南得五绝句》:

  • 杜甫的《春望》描绘了战乱中的春天,而史弥宁的诗歌则是在宁静的秋天,反映出一种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人文情怀。
  •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杜甫更注重社会的动荡,而史弥宁则强调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相关研究论文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