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擐甲边城教即戎,三军锦绣晓光中。
影摇资水旌旗动,声震文山鼓角雄。
马惯挥戈翻寒雪,雁惊鸣镝响天风。
十行忍负君王意,同向燕然勒隽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城的军队整装待发,清晨的阳光照耀着三军的华服。旗帜在水面上摇曳,声音震天的鼓角发出雄壮的回响。战马习惯性地挥舞长矛,寒雪飞舞,雁群被箭声惊起,响彻天际。十行的军队忍受着来自君主的期望,齐心协力向燕然山刻下辉煌的功业。
注释:
- 擐甲:穿上铠甲,表示准备出征。
- 边城:边防的城市或地区。
- 锦绣:形容军队的服装华丽。
- 影摇资水:指旗帜在水面上摇动,生动形象。
- 声震文山:声音震动了文山,这里指鼓角声的雄壮。
- 镝响:箭矢的声音。
- 燕然:燕然山,以前的边境防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天池,宋代诗人,擅长诗歌,尤其以边塞诗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军旅生活,气势恢宏,情感激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边防压力加大之时,诗中通过赞美军队的英勇与壮丽,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大阅》是一首描绘军队出征的壮丽诗篇,展现了边塞生活的气势与英勇。诗的开篇“擐甲边城教即戎”即引入了战斗的氛围,铠甲的亮光和边城的紧张气息扑面而来。在“三军锦绣晓光中”中,诗人以“锦绣”形容军队的服饰,体现出军队的整齐与华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的“影摇资水旌旗动”通过对旗帜摇动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出征的场景,生动而富有动感。
“声震文山鼓角雄”则通过声音的表现强化了战斗的激烈,鼓声如雷,震动山川,显示出军队的气势。接下来的描写“马惯挥戈翻寒雪”则以生动的景象展示了战马与士兵的默契,仿佛在寒冷的雪地中也能感受到战斗的热血。最后两句“十行忍负君王意,同向燕然勒隽功”则是对士兵们的号召,强调了士兵们的责任与使命感,表达出为国捐躯、立下赫赫战功的决心。
整首诗音韵和谐,气势磅礴,勾勒出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军旅画卷,激励人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与对军人英勇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擐甲边城教即戎:穿上铠甲,在边城准备出征。
- 三军锦绣晓光中:三军在晨光中显得华丽。
- 影摇资水旌旗动:旗帜在水面上摇曳,生动地展示军队的气氛。
- 声震文山鼓角雄:鼓角声震动山川,表现出军队的雄壮。
- 马惯挥戈翻寒雪:战马习惯性地挥舞武器,寒雪飞舞,展现出战斗的场景。
- 雁惊鸣镝响天风:箭声惊动了飞雁,响彻天空,表现出战斗的紧张。
- 十行忍负君王意:十行军队忍受着君王的期望,展现出忠心。
- 同向燕然勒隽功:齐心协力向燕然山刻下功业,表达了对立功的渴望和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影摇资水”和“声震文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如“影摇资水”,赋予了旗帜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 夸张:如“声震文山”,表现出声音的宏大,突显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军队的出征,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军人的赞美,同时也反映出士兵们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展现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甲:象征着战争与防护,体现了士兵的勇敢与坚韧。
- 晨光: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开始,暗示着战争的出发与新的征程。
- 旌旗:象征着军队的荣耀与信仰,展现出军队的团结与向心力。
- 寒雪:象征着艰苦与挑战,强调战斗环境的恶劣,反映出士兵的英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擐甲”指的是什么? A. 穿上铠甲
B. 进行训练
C. 向敌人投降 -
“三军锦绣晓光中”中“锦绣”指的是军队的什么? A. 武器
B. 服装
C. 战略 -
诗人通过“声震文山”想要表达什么? A. 士兵的勇敢
B. 鼓角声的宏伟
C. 山川的壮丽
答案:
- A. 穿上铠甲
- B. 服装
- B. 鼓角声的宏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写边塞军旅生活,但更加侧重于士兵的思乡情感。
- 高适《别董大》:描绘了士兵的情感与友情,风格较为柔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史弥宁诗集》
以上为《大阅》的详细解析与学习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