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梁三朝雅乐歌十九首 其二》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开我八袭,辟我九重。
珩佩流响,缨绂有容。
衮衣前迈,列辟云从。
义兼东序,事美西雍。
分阶等肃,异列齐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庄重典礼上所穿的华丽服饰和礼仪,象征着身份的尊贵和地位的显赫。诗中提到的“八袭”和“九重”都是古代礼服的种类,展现出作者的仪表堂堂。佩戴的珩佩发出清脆的声响,缨绂则显得气派十足。身穿衮衣,走在前面,身后跟随的是众多的官员,彰显出威仪和气势。诗中还提到东序和西雍,代表着不同的地方和文化,表现出和谐与美好的事物。最后强调了各级官员在阶梯上的分明和肃穆,显示出礼仪的尊重与庄重。
注释
- 八袭:古代一种华丽的服饰,表示身份的尊贵。
- 九重:指的是皇帝或高级官员的礼服,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珩佩:一种装饰品,佩戴在腰间,流响清脆,表示身份。
- 缨绂:指的是装饰用的绳带,常用于礼服,具有美观的作用。
- 衮衣:古代帝王或高官的礼服,通常是用华丽的面料制作。
- 东序、西雍:这两个地名代表了不同文化的交融与美好。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南朝梁代的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歌和散文,文风典雅、清丽。他的作品广泛,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国家分裂,作者借典礼之机表达对礼仪和文化的向往,同时体现了对社会秩序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庄重的语气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典礼,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礼仪的重要性和美感。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具有明显的对仗工整,表现出南朝诗歌的独特风格。诗中描绘的华丽服饰与清脆的佩饰声,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仿佛能够感受到礼仪场合的庄严氛围。
在内容上,诗人以个人的装扮和礼节为切入点,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崇敬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尤其是“义兼东序,事美西雍”,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身份的认同,也是对社会文化融合的赞美。诗人通过对礼仪细节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使这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显得十分完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开我八袭:我身穿华丽的八袭长袍。
- 辟我九重:我身披九重的礼服,象征着尊贵。
- 珩佩流响:佩戴的饰品发出清脆的声响。
- 缨绂有容:缨带装饰得体,显得格外华丽。
- 衮衣前迈:我穿着衮衣走在前面,显得威仪。
- 列辟云从:后面有许多官员跟随,形成云朵般的气势。
- 义兼东序:在东序的义务上兼顾。
- 事美西雍:美好的事务在西雍聚集。
- 分阶等肃:阶梯分明,各个位置庄重肃穆。
- 异列齐恭:不同的官员恭敬地排列在一起。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使得整体音韵和谐,增强了词句的节奏感。例如“开我八袭,辟我九重”形成了对仗,突出了华丽的服饰。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展示礼仪的庄重和社会的和谐美好,强调了礼仪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八袭、九重:象征着尊贵的身份。
- 珩佩:代表着美好与华丽的外在装饰。
- 衮衣:体现了高贵的地位与身份。
- 东序、西雍:象征着文化的交融与和谐。
- 分阶、齐恭:表现了礼仪的严谨与社会的秩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开我八袭”中的“八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装饰
B. 古代的服饰
C. 一种乐器
D. 一种仪式 -
诗中提到的“衮衣”是指什么?
A. 普通衣服
B. 帝王或高官的礼服
C. 军服
D. 女士裙装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参考《古诗十九首》,同样描绘了古代社会的礼仪与情感。
- 诗词对比:例如,李白的《将进酒》与沈约的《雅乐歌》在对礼仪和身份的描写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李白更侧重于豪放的个性表达,而沈约则更强调庄重的礼仪。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歌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沈约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