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吟》
时间: 2025-01-01 14:4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师资吟 邵雍 〔宋代〕
未知道义,寻人为师。 既知道义,人来为资。 寻师未易,为资实难。 指南向道,非去非还。 师人则耻,人师则喜。 喜耻皆非,我独无是。 好为人师,与耻何异。
白话文翻译:
在不知道义的时候,寻找别人作为老师。 一旦知道了义理,别人就会来向你学习。 寻找老师并不容易,而成为别人的学习对象则更加困难。 指引方向,走向正道,既不是离开也不是返回。 以教导别人为耻,而以被别人教导为喜。 这两种态度都不正确,我独自没有这样的想法。 喜欢教导别人,这与感到耻辱有什么不同呢?
注释:
- 道义:指道德和正义的原则。
- 寻人:寻找他人。
- 为师:作为老师。
- 为资:作为学习的对象。
- 指南向道:指引方向,走向正道。
- 非去非还:既不是离开也不是返回,指坚定不移。
- 师人:教导别人。
- 人师:被别人教导。
- 喜耻皆非:喜欢和耻辱都是不正确的。
- 我独无是:我独自没有这样的想法。
- 好为人师:喜欢教导别人。
- 与耻何异:与感到耻辱有什么不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师资吟》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于师徒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于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承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邵雍晚年,对于自己一生学问和教诲的反思。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师徒关系的看法,强调了知识传承的重要性和成为他人学习对象的责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师徒关系的探讨,展现了邵雍对于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承的深刻理解。诗中,“未知道义,寻人为师”和“既知道义,人来为资”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从学习者到教导者的转变。邵雍认为,寻找合适的老师并不容易,而成为他人的学习对象则更加困难,这需要坚定的道德指引和不懈的努力。诗的最后,他批判了那种喜欢教导别人却又不愿接受教导的态度,认为这种双重标准是不正确的。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知道义,寻人为师”:在不知道道德和正义的原则时,需要寻找他人作为老师。
- “既知道义,人来为资”:一旦掌握了这些原则,别人就会来向你学习。
- “寻师未易,为资实难”:寻找合适的老师并不容易,而成为他人的学习对象则更加困难。
- “指南向道,非去非还”:指引方向,走向正道,既不是离开也不是返回,指坚定不移。
- “师人则耻,人师则喜”:以教导别人为耻,而以被别人教导为喜。
- “喜耻皆非,我独无是”:这两种态度都不正确,我独自没有这样的想法。
- “好为人师,与耻何异”:喜欢教导别人,这与感到耻辱有什么不同?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未知道义”与“既知道义”的对比,展现了从学习者到教导者的转变。
- 排比:“寻师未易,为资实难”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两种状态的难度。
- 反问:“好为人师,与耻何异”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句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关于师徒关系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邵雍强调了道德指引和不懈努力的重要性,并批判了那种喜欢教导别人却又不愿接受教导的态度。他认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愿意学习也愿意教导,而不是持有双重标准。
意象分析:
- “道义”:象征着道德和正义的原则,是诗中的核心意象。
- “寻人”与“人来”:象征着从学习者到教导者的转变。
- “指南向道”:象征着坚定的道德指引和不懈的努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未知道义,寻人为师”表达了什么意思? A. 在不知道道德和正义的原则时,需要寻找他人作为老师。 B. 一旦掌握了这些原则,别人就会来向你学习。 C. 寻找合适的老师并不容易。 D. 成为他人的学习对象则更加困难。 答案:A
-
诗中“既知道义,人来为资”中的“为资”是什么意思? A. 作为老师。 B. 作为学习的对象。 C. 指引方向。 D. 坚定不移。 答案:B
-
诗中“好为人师,与耻何异”表达了什么观点? A. 喜欢教导别人是正确的。 B. 喜欢教导别人与感到耻辱没有区别。 C. 教导别人是困难的。 D. 接受教导是容易的。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师说》(韩愈):探讨师徒关系和教育的重要性。
- 《劝学》(朱熹):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方法。
诗词对比:
- 《师说》(韩愈)与《师资吟》(邵雍):两者都探讨了师徒关系,但韩愈更侧重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而邵雍则更侧重于道德修养和知识传承的重要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和散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思想和作品。
- 《宋诗选注》:对宋代诗歌进行了选注,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