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04 09:40: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水夭桃,倚墙繁李。长杨风掉青骢尾。尊中有酒且酬春,更寻何处无愁地。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芭蕉渐展山公启。欲笺心事寄天公,教人长对花前醉。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的桃花娇嫩,墙边的李花繁茂。长杨树下,微风摇曳着青色马尾。酒杯中有酒,趁着春光来敬酒,何必再去寻找无忧的地方。明天再来,落花如绮丽的织物。芭蕉渐渐长开,仿佛是山君的启示。想把心事写成诗寄给天公,让人长久地在花前醉倒。
注释:
- 临水:靠近水边。
- 夭桃:娇嫩的桃花。
- 倚墙:依靠在墙边。
- 繁李:开花繁茂的李树。
- 长杨:长长的杨树。
- 青骢尾:青色马的尾巴。
- 尊中有酒:酒杯中有酒。
- 酬春:以酒来庆祝春天。
- 无愁地:没有忧愁的地方。
- 落花如绮:落花如同华丽的绣品。
- 芭蕉:一种植物,这里代表春夏的气息。
- 山公启:山君的启示,暗指自然的灵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多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见长,尤其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
创作背景:
《踏莎行》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中体现出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以及与自然对话的情感。在个人生活中,黄庭坚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在自然的景色中,他能够找到一丝慰藉。
诗歌鉴赏:
《踏莎行》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词,透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开头“临水夭桃,倚墙繁李”,以生动的景象引入,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桃花与李花的娇艳使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
接下来的“长杨风掉青骢尾”,则通过描绘树木与微风的关系,表达出一种轻快与悠然的生活态度。在“尊中有酒且酬春”中,诗人通过酒来庆祝春天,显示了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然而“更寻何处无愁地”则透出隐隐的感伤,似乎在寻找没有忧愁的地方,但又无处可寻。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以落花的意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命的短暂,而“芭蕉渐展山公启”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的“欲笺心事寄天公”,展现出诗人想要将内心的情感寄托于自然,渴望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诗意的生活态度,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临水夭桃,倚墙繁李:描绘春日的景象,桃花和李花争相开放,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长杨风掉青骢尾:长杨树在微风中摇曳,青色马的尾巴在风中飘动,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 尊中有酒且酬春:酒杯中有酒,趁春天来庆祝,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更寻何处无愁地:对无忧无虑的向往,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 明日重来,落花如绮:落花如绮丽的织物,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芭蕉渐展山公启:芭蕉的展开与山君的启示,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
- 欲笺心事寄天公:想把心中的思虑寄给天公,表达对天地自然的向往。
- 教人长对花前醉:希望在花前长醉,享受这一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落花比作华丽的织物,生动形象。
- 拟人:芭蕉的展开仿佛在与人对话,增强了自然的灵性。
- 对仗:词句之间平衡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尽管内心有忧愁,但仍希望在自然中找到一丝安慰与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青春、爱情。
- 李花:象征丰收与希望。
- 长杨:象征生机与自然的力量。
- 酒:象征欢庆与忘忧。
- 落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芭蕉:象征春夏的气息与自然的生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黄庭坚的字是什么? A. 鲁直
B. 子华
C. 梦阮
D. 晓风 -
诗中描绘了哪些花? A. 桃花和梅花
B. 桃花和李花
C. 菊花和兰花
D. 玫瑰和百合 -
诗中提到的“无愁地”指的是什么? A. 一片乐土
B. 没有忧愁的地方
C. 远方的山水
D. 过去的时光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描绘春天,但更多的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描绘春夜的景象,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黄庭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