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方干旧隐
百里青山数曲溪,
茂林修竹此高楼。
相寻似访壶中景,
他日重来路不迷。
白话文翻译:
在百里青山之中,有几条曲折的小溪,
茂盛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环绕着这座高楼。
相聚的情景仿佛是在探访壶中仙境,
将来再来这里时,我一定不会迷路。
注释:
- 百里:形容山的遥远与壮阔。
- 曲溪:蜿蜒的小溪,象征自然的灵动与变化。
- 茂林修竹: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描绘了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
- 壶中景:指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理想的生活环境,代表一种世外桃源的意境。
- 重来路不迷:表达了作者对这片景色的熟悉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最,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作者在方干隐居地的游览感受,反映了他对山水景色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处山水环绕的隐居之地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百里青山数曲溪”,通过“百里”这一夸张的描述,突显出山的巍峨与溪流的灵动,给人以开阔的视觉感受。接着“茂林修竹此高楼”,以“茂林修竹”形容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生机,形成了对自然的赞美,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
第三句“相寻似访壶中景”,则引入了陶渊明的“壶中天地”这一意象,表明作者心中理想的隐逸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恬淡情景。最后一句“他日重来路不迷”,更是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天地的熟悉与归属感,仿佛暗示着对未来重游的期待。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百里青山数曲溪:意境开阔,状态自然,表现出青山的高远和溪流的蜿蜒。
- 茂林修竹此高楼:描绘了高楼周围的自然景观,显示出生机与宁静。
- 相寻似访壶中景:用典故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了隐逸的乐趣。
- 他日重来路不迷:表达对这里的熟悉感,暗示着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隐逸生活比作“壶中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理想。
- 对仗:如“茂林修竹”和“百里青山数曲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营造出一种恬静、悠然的生活情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着大自然的巍峨与永恒,代表一种高远的志向。
- 曲溪:象征着灵动与变化,寓意生活的美好与多姿多彩。
- 茂林修竹:象征生机与和谐,代表对自然的热爱和人文情怀。
- 壶中景:象征理想的隐居生活,反映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青山”象征什么? A. 高远的志向
B. 生活的烦恼
C. 人际关系 -
“壶中景”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景色
B. 理想的隐逸生活
C. 复杂的社会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社会的批判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爱情的追求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陈最的《题方干旧隐》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而陈最则强调了自然之美与生活的恬静。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相关的古代诗词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