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去功名不挂怀,高眠之外只清斋。
偶因种竹便多事,风叶扫余还满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态度,随着年岁渐长,他已不再在意追求名利。诗人在清静的环境中高卧,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偶尔因为种竹而引发一些琐事,随着风的吹动,竹叶被扫落满满地覆盖了台阶。
注释:
- 老去:年纪渐长,指年老。
- 功名:指名声和地位,古代士人所追求的目标。
- 不挂怀:不再挂念、牵挂。
- 高眠:在高处安静地睡觉,形容悠闲自在。
- 清斋:指清净的居所,没有纷扰的环境。
- 偶因:偶然因为。
- 多事:指引起了许多事情,打扰了宁静。
- 风叶:风吹动的树叶。
- 扫余:扫去剩下的。
- 满阶:满是台阶,形容落叶散落一地。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典故,但“功名”一词在古代文人中常常与士人的理想生活联系在一起,代表着社会地位和个人成就。而“种竹”则可能暗示一种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文人雅士的生活理想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似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哲理,风格多为清新淡雅,重视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领悟与态度。他在功名利禄的追求上逐渐淡化,更加重视内心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
诗歌鉴赏:
《偶题》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开篇“老去功名不挂怀”,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对名利的超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在追求功名的过程中,许多人常常迷失自我,而诗人则选择了放下,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境界。
“高眠之外只清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宁静与安逸,反映出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清斋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描述,更象征着一种心灵的净化与清明。
后两句“偶因种竹便多事,风叶扫余还满阶”,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琐碎与自然的变化。种竹本是一种雅趣,但偶然间却引发了许多麻烦,似乎在暗示即使在清静的生活中,也难免会有纷扰。这种来自自然界的变动,既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
整首诗以清淡的笔调,表现出对名利的超然与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淡然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去功名不挂怀: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不再在意名利。
- 高眠之外只清斋:在高处安静地休息,居所清净,象征一种内心的宁静。
- 偶因种竹便多事:因偶尔种竹而引发琐事,表现出生活中小事的烦恼。
- 风叶扫余还满阶:风吹落的竹叶满满地覆盖在台阶上,象征生活中的不如意与琐碎。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功名”和“清斋”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名利的超脱。
- 拟人:将自然现象(风、叶)赋予情感,表现出生活的无常。
- 意象:竹、风、叶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名利的淡泊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亲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反映诗人的志趣。
- 风:代表变化与无常,暗示生活中琐事的烦扰。
- 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A. 渴望追求
B. 不再挂怀
C. 感到无奈
D. 随波逐流 -
“高眠之外只清斋”中的“清斋”指的是: A. 喧闹的环境
B. 清静的居所
C. 竹林
D. 繁华的街道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生活的热爱与宁静的心境。
诗词对比:
- 比较徐似道的《偶题》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均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但陶渊明的诗更为直白,徐似道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