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月堂》

时间: 2025-01-01 17:48:45

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明月堂 舒亶 〔宋代〕

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郢地的工匠依然巧妙地运用斧头,清亮的光芒不再被微尘遮挡。 秋天九月的万里云端之路,半夜时分站在千峰之巅的人。 坐着便能看到天地间的一切融入心胸,突然惊觉草木也充满生机。 应该同情那些在赤水寻找珍珠的旅人,白日里茫茫一片仍在寻找方向。

注释

字词注释:

  • 郢匠:指技艺高超的工匠,源自《庄子·徐无鬼》中的“郢人运斤”。
  • 运斤:运用斧头。
  • 纤尘:微小的尘埃。
  • 九秋:指九月。
  • 肝胆:比喻心胸。
  • 赤水寻珠客:比喻追求理想或真理的人。
  • 问津:寻找路径。

典故解析:

  • 郢匠运斤:出自《庄子·徐无鬼》,比喻技艺高超。
  • 赤水寻珠:出自《庄子·秋水》,比喻追求理想或真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舒亶(1041-1103),字公度,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观赏自然景色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夜,作者站在高山之巅,观赏星空和云海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郢匠运斤开篇,比喻自然之美的纯净无瑕。接着描绘秋夜站在高山之巅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坐见乾坤入肝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最后以赤水寻珠客作结,表达了对追求理想的人的同情和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郢匠犹来巧运斤,清光那复隔纤尘。
    • 比喻自然之美的纯净无瑕。
  2. 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 描绘秋夜站在高山之巅的景象。
  3. 坐见乾坤入肝胆,陡惊草木亦精神。
    • 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4. 应怜赤水寻珠客,白日茫茫尚问津。
    • 表达对追求理想的人的同情和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郢匠运斤、赤水寻珠。
  • 拟人:草木亦精神。
  • 对仗:九秋万里云头路,半夜千峰顶上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体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郢匠运斤:技艺高超。
  • 清光:纯净无瑕的美。
  • 九秋:秋天的美景。
  • 云头路:高远的景象。
  • 千峰顶上人:站在高山之巅的人。
  • 乾坤入肝胆:天地间的一切融入心胸。
  • 赤水寻珠客:追求理想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郢匠运斤”比喻什么? A. 技艺高超 B. 勤奋工作 C. 自然之美 D. 人生追求

  2. “坐见乾坤入肝胆”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B. 对人生的思考 C. 对追求理想的人的同情 D. 对高山之巅的赞叹

  3. 诗中“赤水寻珠客”比喻什么? A. 追求理想的人 B. 寻找珍珠的人 C. 站在高山之巅的人 D. 观赏自然美景的人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诗词对比:

  • 苏轼《题西林壁》与舒亶《题明月堂》: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安石《泊船瓜洲》与舒亶《题明月堂》: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舒亶诗集》
  • 《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