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一作将入庐山别僧)》
时间: 2024-09-19 21:20: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一作将入庐山别僧)
喷岚堆黛塞寒碧,窗前古雪如白石。
临岐约我来不来,若来须拨红霞觅。
红豆树间滴红雨,恋师不得依师住。
世情世界愁杀人,锦绣谷中归舍去。
白话文翻译:
在寒碧的山间,雾气如黛色的堆积,窗前的古雪宛如白石。
在临岐之处,你约我是否要来,若要来,须得拨开红霞去寻找。
红豆树间滴落着红色的雨,爱慕老师却无法依靠老师的住所。
世间情感令人心碎,锦绣的山谷中我只想归去。
注释:
- 喷岚:指山间的雾气,喷涌而出,给人以深邃的感觉。
- 黛:指青黑色,通常形容山色。
- 临岐:指在路的分岔口,表示即将分别的意思。
- 红霞:形容晚霞的绚丽,或可引申为美好的事物。
- 红豆树:红豆象征着思念与情感。
- 世情:指世间的情感、纷扰。
- 锦绣谷:形容山谷的美丽,象征着归隐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字惟直,号宗舜,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0年,卒于895年。他以诗、文、书法著称,尤其在诗歌上,受到李白、杜甫等人的影响,风格豪放而又细腻,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诗人将要告别匡山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的无奈与感伤。
诗歌鉴赏:
贯休的《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展现了他在自然景色中所感受到的深厚情感。诗中以“喷岚堆黛”开场,描绘出一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面,给人以清新而冷峻的感受。接着,诗人通过“窗前古雪如白石”的意象,表现出一种静谧和清冷的氛围,仿佛在暗示即将到来的别离。
“临岐约我来不来,若来须拨红霞觅”一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期待,诗人对友人的召唤中夹杂着犹豫与不安。此句不仅仅是对友人的呼唤,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与抉择。
“红豆树间滴红雨”中,红豆象征着思念,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师长的依恋之情,却又因“不得依师住”而感到无奈,体现了人际间情感的复杂。最后两句“世情世界愁杀人,锦绣谷中归舍去”,则是诗人对世事的感慨与逃避,展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体现了贯休对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喷岚堆黛塞寒碧:描绘山间的雾气,色如黛,营造出清冷的自然氛围。
- 窗前古雪如白石:透过窗前的景象,展现出静谧的意境,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临岐约我来不来:在将要分别的时刻,诗人心中充满了犹豫与期待。
- 若来须拨红霞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望,暗示寻找的艰难。
- 红豆树间滴红雨:红豆象征思念,表达了对师长的眷恋。
- 恋师不得依师住:感情的无奈与失落,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复杂。
- 世情世界愁杀人:对世间情感的无奈与感慨,展示了诗人的哲思。
- 锦绣谷中归舍去:回归自然的向往,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古雪如白石”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景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喷岚堆黛”和“窗前古雪”,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对世事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喷岚:象征着自然的气息,给人以清新感。
- 古雪: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静谧。
- 红豆:象征思念与情感的纠葛。
- 锦绣谷:象征理想中的归宿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喷岚堆黛”描述的是哪种自然现象?
- A. 雪
- B. 雾
- C. 霜
-
“红豆”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忘记
- B. 思念
- C. 友谊
-
诗人对世情的态度是?
- A. 轻松
- B. 无奈
- C. 期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夜泊牛津》:描绘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词对比:
- 贯休的《将入匡山别芳昼二公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但贯休更加强调人际间的复杂情感,而王维则更突出宁静与和谐的自然之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贯休研究专著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