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晚野居
作者:贯休
僻居人不到,吾道本来孤。
山色园中有,诗魔象外无。
霜禾连岛赤,烟草倚桥枯。
何必求深隐,门前似画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偏远的居所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他感叹周围没有人来访,但这本就是他所追求的孤独生活。眼前的山色和园子里的景色使他感受到自然的美,而诗的灵感却在外面寻不到。霜打过的稻谷与岛屿相连,烟雾缭绕的干草靠在桥边枯萎。其实,何必去追求深藏隐居的生活,眼前的景象就如同一幅画一样美好。
注释:
- 僻居:偏僻的住所,指远离人群的居所。
- 人不到:没有人来访,暗示孤独。
- 吾道:我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 诗魔:灵感,诗意的来源。
- 霜禾:被霜打过的稻谷。
- 连岛赤:稻谷与岛屿相连,形象描绘秋天的景象。
- 烟草:干草,形状枯萎的草。
- 似画图:形容门前的景象如同一幅美丽的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贯休(约830-912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贯休的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常常寄托着个人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的一个傍晚,贯休身处于远离世俗喧嚣的环境中,正值农田丰收的季节,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作者的孤独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思考。
诗歌鉴赏:
《秋晚野居》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孤独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僻居人不到”开头直接表明了作者的独处状态,随即引入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情感。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山色、园中、霜禾等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更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清净与自得。
“何必求深隐”一句,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诗人的哲理思考。他并不渴望远离尘世的隐居,而是乐于享受眼前的美好。最后一句“门前似画图”则是对整个景象的高度概括,仿佛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在诗人眼中,自然与生活的美好不必追求深藏,平凡的日常也能成为诗意的存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僻居人不到:在偏僻的地方生活,没有人来造访,突出孤独感。
- 吾道本来孤:我所追求的生活本就是孤独的,表达了对孤独的接受与认同。
- 山色园中有:山的颜色和园中的景色交融,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诗魔象外无:灵感在外面没有找到,暗示创作的难度与内心的挣扎。
- 霜禾连岛赤:描绘秋天的稻谷因霜而变得红色,与岛屿相连,生动形象。
- 烟草倚桥枯:干枯的草靠在桥边,体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宁静。
- 何必求深隐:质疑隐居的必要,表达对现状的满足。
- 门前似画图:强调眼前的景象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寓意生活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画图,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句式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通过“霜禾”、“烟草”等意象,构建出秋天特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孤独生活的接纳与享受,强调自然的美丽以及生活的诗意。诗人在孤独中找到了自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禾:象征秋天的丰收与萧瑟,反映自然的变化。
- 山色:代表自然的美丽与静谧。
- 烟草:暗示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画图:象征理想与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秋晚野居》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贯休
C) 杜甫
D) 王维 -
诗中“何必求深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渴望隐居
B) 对孤独的接受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生活的失望 -
诗中“门前似画图”意指什么?
A) 门前有很多人
B) 生活如同美丽的画卷
C) 门前无人
D) 画图非常复杂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表达隐居生活的宁静。
- 孟浩然《春晓》:通过春天的场景,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贯休《秋晚野居》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象,贯休侧重个体的孤独与哲理,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