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仙姿 其二 赠邻女》

时间: 2025-01-06 14:29:56

锦字机边红女。

拾翠年时芳侣。

相送小莲湾,抱月飘烟无语。

无语。

无语。

暗织春愁如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锦字机边红女。
拾翠年时芳侣。
相送小莲湾,
抱月飘烟无语。
无语。无语。
暗织春愁如缕。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织机旁,红衣女子正忙于织锦。
在她青春年华时,采集翠绿的芳草,结交了美好的伴侣。
我陪她走到小莲湾,月光下的烟雾缭绕,我们无言以对。
无语,无语。
我在暗中织造着春日的愁绪,像细丝一样缠绕。

注释:

  • 锦字:指织锦,精美的丝织品。
  • 红女:穿红衣服的女子,象征青春与美丽。
  • 拾翠:意为采摘绿色的植物,这里指寻觅美好的事物。
  • 芳侣:指美好的伴侣或朋友。
  • 小莲湾:一个水湾,可能是诗人和红女相聚的地方。
  • 抱月:指月光皎洁,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 飘烟:形容烟雾缭绕,增添了朦胧的氛围。
  • 无语:指无话可说,心中满是情感无法表达。
  • 春愁如缕:春天的忧愁像细丝一样缠绕心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左锡嘉,清代诗人,少有作品流传于世,擅长描写细腻的情感和自然风景。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描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诗人年轻之时,可能是在某个春日的傍晚,回忆起与邻女相处的美好时光。诗中流露出对青春爱情的渴望和忧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忆仙姿 其二 赠邻女》是一首充满青春气息的抒情诗,左锡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邻女的相识、相送的情景,展现出当时的自然美和人间情感。全诗以“锦字机边红女”开篇,构建出一个色彩鲜明且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红女的形象鲜活生动,象征着青春与美丽。接下来的“拾翠年时芳侣”,则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人似乎在怀念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

诗中采用了“相送小莲湾”的场景设置,静谧的水湾与月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浪漫的氛围。“抱月飘烟无语”,更是通过月光和烟雾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人对话语的沉默,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状的无奈与思索。

最后一句“暗织春愁如缕”,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春愁如细丝般缠绕,象征着青春的短暂与无常,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这种情绪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内涵,既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锦字机边红女”:织锦的女子,象征着青春与美丽,设定了诗的背景。
    • “拾翠年时芳侣”:诗人回忆起与邻女的美好时光,暗示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
    • “相送小莲湾”:描绘离别的场景,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抱月飘烟无语”:月光和烟雾的结合,展示了宁静与内心的纠结。
    • “无语。无语。”:重复强调了沉默的情感,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暗织春愁如缕”:将愁绪拟人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愁如缕”将愁绪与细丝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拟人:“抱月飘烟”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言更加工整和谐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不安的忧愁,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意象分析:

  • 锦字:象征着美丽与华丽的生活。
  • 红女:代表青春活力与美好情感。
  • 小莲湾:隐喻宁静与浪漫的爱情场所。
  • 月光:象征着清澈与思念,照亮内心的情感。
  • 春愁:表示年轻时的忧虑与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红女”指的是: A. 诗人的母亲
    B. 一位年轻的女子
    C. 诗人的朋友
    D. 一位老年妇女

  2. “暗织春愁如缕”中的“春愁”主要表达: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青春的怀念与忧虑
    C. 对工作的烦恼
    D. 对自然的赞美

  3. 下列哪一项不是该诗的主题? A. 青春的美好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左锡嘉与李清照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诗更具女性视角,情感更加细腻,而左锡嘉的诗则在自然景象的描绘上更为突出。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左锡嘉诗文研究》